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背景助读】
龚自珍(1792-1841),出身于一个具有深厚文化造诣的世代官宦家庭。他是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外孙,从小受到外祖父的教诲和指点,打下良好的治学基础。他目睹朝政腐败,时局艰难,积极主张政治和经济改革,建议加强战备,以御外侮,但是不为清政府所重视,一生只做些没有实权的闲官。后来以侍奉老父为名,辞官回家,在杭州、丹阳讲学。两年后死于江苏丹阳书院。
龚自珍博学多才,他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又是著名的数学家和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饱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传统文学腐朽、避时的局面,成为“今文学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一部分是直接针对腐朽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强的战斗性 。如《咏史》、《 己亥杂诗 》等。更多的是一些内蕴复杂的抒情诗,作者将“更法”、“改图”的强烈愿望,熔铸于炽热的诗句之中,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情。龚自珍的诗想象奇异瑰丽,有着生动有力的意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其中最受人称颂的名句。他的诗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古体诗、近体诗都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龚自珍的思想和诗作,对近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己亥杂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组诗,以诗人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时弊,表达其反对侵略、呼唤变革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风格是雄奇与哀艳并存。
本诗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诗意描述】
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万马无声的局面毕竟令人悲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振奋起精神,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诗意欣赏】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是首开我国近代文学植根社会现实风气的龚自珍所写。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是首气势磅礴、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诗作。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祭神活动中,应道士的邀请所写的一首祭神诗。诗人借题发挥,有力地鞭挞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反映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诗中“九州”是整个中国的代称。恃:依靠。诗人先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二句“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暗:所有的马都变哑了。暗,哑。这里比喻死气沉沉的局面。究:毕竟。一、二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大自然要保持生气勃勃的状态就要有风雷的激荡,如果在死气沉沉的空气中则一切都会窒息。同样,中国要重现勃勃的生机,也必须要实行重大的变革。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第三第四句,天公:老天爷。抖擞:振作精神。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
“天公”在诗中原指主宰宇宙的玉皇大帝,这里则借指清朝统治者。作者认为“恃风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人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因而大声疾呼,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表达出一种渴望社会变革的急切心情。诗中有对现实的真切描写,也有对未来的殷切希望。感情真挚,言辞恳切。全诗充满了诗人关注社会政治的激情。
【诵读体悟】
1.有人评赞龚自珍的诗《己亥杂诗》说:“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声情沉烈,悱恻遒上,如万玉哀鸣。”请结合本诗说说你的理解。
思考提示:这一首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最突出的一首,最能体现作者的精神及对时代的要求。作者就眼前赛神会的玉皇等形象,巧妙地联系到“天公”、“风雷”进行构思,表现了清王朝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十分压抑,社会一片死寂的“万马齐喑”的现实。这一现实是“可哀”的,作者在召唤着巨大的社会变革风雷的到来,期待着生气勃勃的新局面的出现。新局面是不可能自动出现的,他要依靠人才去破坏旧世界,缔造新世界。而人才需要多种多样,不应嵌在一个框子里。作者要求人们去重新考虑,振奋起来,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满腔爱国热情跃然诗中。
2.龚自珍《已亥杂诗》想象丰富、奇特,多用象征隐喻,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请结合诗句阐述。
思考提示:《已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遽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诗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3.根据你的理解,对比这首诗和《乙亥杂诗(浩荡离愁)》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思考提示:都针对人才问题,表达作者对人才的爱惜;本诗写作者希望政府打破一切陈规旧制,让各种各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使国家振兴。《浩》表现作者奉献自己培养人才的崇高献身精神。
4.拓展性赏读:古代抒发爱国情怀的诗。
(1)古北口 (清 顾炎武)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说明】明亡后作者为了深入开展抗清活动,曾到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等地进行考察,并写了一些诗。这首诗就明末古北口关防失修一事,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2)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