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蚕妇”教学案例


(1)指名读诗句。
(2)议论:蚕妇到城里,为什么回来时泪满巾?
句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蚕妇伤心、难过的程度。让学生透过这个“满”字,加以想象。蚕妇进城后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借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说话训练。
蚕妇进城后看到买绸缎的人都是些不会养蚕、织布的人,都是些骑马坐轿的有钱人;都是些拼命压榨老百姓血汗的人;都是些利用权势欺负、压迫劳苦大众的人。
蚕妇看到劳动者受剥削,受欺负的景象后,她非常________非常________。
(3)讨论:为什么不是养蚕人,却是遍身罗绮?
讨论中可出示句式练习,让学生学会说完整句,说明意。
因为“遍身罗绮者”有________他们遍身罗绮是从________剥削来的。
(4)讨论:《蚕妇》与《古风》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个问题,再次通过读这两首诗,从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展开思考。
两位诗人虽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从内容上看,这两首诗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辛勤劳动的人不得温饱,而不从事生产劳动的权贵们却能尽情享受,遍身罗绮。诗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剥削制度的罪恶。
从情感上看,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极其困苦的生活和悲惨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充满愤慨,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5)练习朗读。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先让学生自读,体会情感,而后指名读,提出要求,让学生可以姿势助朗读,以形体、语言强化对诗句的理解与表达。
(6)齐读(或背诵)。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蚕妇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蚕妇”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