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 正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出现许多“意外”。这“意外”实在也能够给人更多的意外收获。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执教《兰亭集序》时,对此感触颇深。
  作为古文,学习重点应在文句的疏通和文言词汇的积累;而作为本文,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及由此体现出的旷达积极的人生观,应该也是一个重点。如果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兼顾,时间太紧促。所以可根据班级学生的文言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基础好的班级,疏通课文环节时间缩短,可由学生质疑文句疑难点,加上教师择重讲解,把重点放在作者情感和人生观的把握上;基础差的班级,重点放在诵读、疏通课文,掌握文言知识上,课文体现的情感变化及人生观略微点一下。这是对课文整体设计的一个考虑。
  而到一个陌生的班级执教,首先要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拘束感,只有在放松融洽的氛围里,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上课之前,执教者先在黑板上用篆书写下课文标题。而学生也把原先集中在陌生老师身上的注意力转移到黑板上,并在下面猜测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字。特别是当执教者写了一半停下,回过头看讲义时,就有学生在猜测老师也不会写,而教室里的气氛因此活跃少许。上课后,由篆体课文标题导入,引出书法艺术,引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进而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除了书法成就外的突出之处,也就较为顺理成章。
  第二个环节,听课文朗诵,目的一为正音,二为熟悉课文,三为导出一个问题——录音朗诵有无不足之处?在提示学生注意课后思考题后,学生意识到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而录音则是一平到底。于是因势利导,推出本课设计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是因何而产生变化?这两个问题贯穿了整篇课文,也将整堂课的教学贯穿了起来。
  文言文教学,首先解决文字障碍。本节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问,师生共同解决文字上的问题,注意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与文本对话,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
  课文分析,抓住关键词“乐”“痛”“悲”,理出情感变化线,在通过具体语句解读,把握作者人生观特点。继而不为课文束缚,跳出课文,迁引拓展,联系学过篇目,利用其他可用资源,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最后以老狼的歌《关于现在 关于未来》结束教学,留下思考与回味。
  然不足之处也实在不少。
  失败之一,在课前未与学生沟通交流,对班级学生根本不了解,导致在方案选择上无法及时把握,结果既想疏通课文,又想分析人生观,导致两者都未抓好。虽然作者情感与人生观分析清楚了,但过程不够自然。而文字的疏通虽事实上花了不少时间,但实际未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实间虚耗了。
  失败之二,方法选择不够恰当。学生预习基础上课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学生预习充分,二是学生敢提问,会提问。而这个班的预习工作虽做了,然不是十分充分,虽然配合很积极,但所提问题大多只要查阅工具书或稍加思考就可解决。提问质量不高,也造成了时间的虚耗。
  失败之三,不能做到机智教学,对课堂的处理能力不够。虽然备课时对课文的解读分析,包括文字和思想,都花了一定时间,可以说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但对于课堂如何处理,还是考虑不够,或者说临场应对能力还不够。特别在疏通第一段时,当发现学生提问质量不高致使时间虚耗时,未能及时改变策略,以致贻误战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二十五分钟已悄然逝去,给后面的文章处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对执教者的心理也是一个考验,可叹未能经受得住,惜哉。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开头结尾尚有新意,中间部分以两个问题贯穿,思路清晰,然在具体细节处理上,尚嫌粗糙生硬,不够圆润自然。而综合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备课的不够充分。教学设计未真正落到实处,教学实施过程未能灵活把握,对学生课堂上所透露出的信息未能及时把握,多个环节出错,导致整堂课失色不少。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够备好一节课。我们所要做、所能做的是将这一条路缩得短一点,铺得平一点,走得稳一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的道路最关键的永远在于将来,那就在教育的路上,摸索着前行吧。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一教学反思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