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一年级第一学期 >> 识字(一)2 口耳目 >> 正文

 

《口 耳 目》教学实录与评析

《口 耳 目》教学实录与评析

  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赵彦

  师:上节课我们在小熊贝贝那吃到了很多苹果,今天,小熊贝贝又准备了许多苹果等着我们呢!(多媒体显示小熊贝贝家)

  小熊:嗨!大家好!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小朋友们果然是特别聪明。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做闯关游戏,如果7关都闯过了,你们可以吃到又大又圆的苹果啦,首先请大家闯第一关:请用多种方法认识六只苹果上的生字。

  师:小熊贝贝为什么鼓励我们用多种方法来识字呢?因为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这六个生字(口耳木日月火)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生:(抢读生字)

  师:读得真好!老师和小熊贝贝都知道同学们是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才把这几个字记得又准又牢,后面听课的老师也很想向你们学一学识字方法。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学一学,给在场的各位老师展示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字笔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多媒体课件显示“兔” 和兔子的彩色图片)先看一看,它怎样读?

  (生齐读tu兔)

  师:怎样记住它?

  生:上面的“” 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师:嗯,是对比着事物的形状来学习的,真不错。

  生:免费的免我认识,加上一点就是兔。

  师:和自己认识的字对比着学,这个办法真好!能告诉大家“免”是怎样认识的?

  生:“六一”那天,公园门口写着“儿童免费入园”。

  师:在生活中都非常善于学习,真能干!

  生:我能给它找朋友,兔子,小白兔。

  生:我能说一句话,我家有只小白兔。

  师:我们都知道兔是一种动物,那你对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生:它爱吃萝卜爱吃菜。

  生: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没看见,后面的老师和我一样不停地在向你们翘起大拇指,那剩下的5个生字打算怎么学?

  生:自己学。

  师:行!你们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学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生:问同学。

  师:好办法。

  生:问老师。

  师:如果我知道,我一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大家还等什么呀?5个生字可不少啊,抓紧时间学吧!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生:这五个字我都认识了,还能领大家读呢!

  师:好,老师把位置让给你。

  (生领读生字)

  师:真像小老师!

  生:我首帮大家记住“羊” 字,“羊”字的上面是羊的两个犄角,三横是羊的五官,一竖是羊的胡须。

  生:我能给学找朋友,山羊,绵羊。

  生:我知道它们吃挤奶。

  师:是产奶,对不对。

  生:它的叫声咩咩的。

  生:我记住了“木” 字,“大” 加上一竖就是“木”。

  生:还有“十” 字加上一撇一捺就是“木”

  师:采用了熟字加笔的方法,真聪明。

  生:一横像上面的两个树枝,一撇一捺像下面的两个树权,一竖像中间的树干。

  师:也就是这个字很像图上的实物,是吗?

  生:我能帮它找朋友,木头,木材。

  生:我知道木头可以做家具。

  生;(指桌子)书桌就是木头做的。

  师:大家知道的真多,再接着说一说。你还学会了哪个字。

  生:我学会了鸟字,鸟字的上半部像鸟头,下半部像鸟的身子,一横像那根树枝,一点像鸟的眼睛。

  生;我喜欢小鸟,我记住了鸟字,我还能唱小鸟的歌曲呢。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你自由地飞翔。(生齐唱)

  师:小鸟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应该保护小鸟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你想保护哪些鸟儿?

  生:(抢说)

  生:我知道麻雀最能吃田里的虫子,禾苗

  才会好好的长。

  师: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们这真有一株禾苗,说一说你怎样记住它?

  生:木字加一撇。

  生: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禾”是禾苗的“杆”。

  师:办法可真不错。看看还有哪些字咱们没说到?

  生:竹子的竹。

  生:大熊吃竹子。

  师:对,就是这个竹字,怎样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生:两个“丁” 字各加一撇,左边“丁”勾去掉。

  生:竹字的上面像竹叶,下面像竹竿。

  师:好,现在同学们往前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天的六个字与它所表示的实物也非常像,这样的字叫──

  生:象形字。 师:同学们看着图能把这些字认得很好。现在我们离开图片,相信大家也能认得好。

  师:出示卡片。

  (生齐读)

  师:齐读得也不错,那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认识这些字呢?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一下。

  生:(同桌之间拿生字卡片相互检查)

  师:现在这六个生字都学会的同学,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生举手)

  师:都非常自信,那好,进行开火车游戏。两列火车比一比,看那列火车不脱节,开得快。

  (两组学生分别做开火车的游戏)

  师:两列火车跑得都不错,现在我宣布第一关顺利通过,看看第二关是什么内容?

  (课件显示第二关:书写最大三只苹果上的字)

  师:让我们写“十、木、禾” 三个字。这个也难不倒我们,对不对?

  生:对。

  师:请把笔和本准备好,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第一种:“竖”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

  (生分别练习三种笔,注意书写姿势)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三种笔画,加上上一节认识的“一”。一共是四种,如果四种笔在一起,我们应该先写谁,后写谁?现在老师说两条笔顺规则,看谁听得准,记得牢。“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师:好,我们先学写“+”字,它是由一横一竖组成的,横在横线上,竖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是带针尖的坚。

  (生练习写“+”字)

  师:再看“木” 字,我们先书空它的笔顺。

  (师生书空)

  师:“木” 字一横写在上半格里,竖写在竖中线上,一撇一捺起笔在一横一竖的相交处,收笔要比竖高一些,竖不是带针尖的。

  (生练习写“木”)

  师:最后练习写“禾”,一撇写在上半格里,是横撇,要短而平,下面与“木” 写法相同。

  (生练习写“禾” 字)

  师:大家都很能于,小熊贝贝非常关心我们,第三关的内容我们非常轻松地就能通过。请看第三关:请你跟我一起说。(课件显示)

  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

  熊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学会生字不骄傲,易错地方要记牢。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再看第四关:抢读生字。(课件)

  (生抢读)

  师:我知道这个也难不倒你们,下一关也没问题。(课件)第五关:请你连一连,题目在课本48页。

  师:那清同学们翻开书48页,用笔连一连。

  (生连线)

  师:与正确的答案对照一下,如果全对的同学,请把你的小手骄傲地举起来。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都是英雄,过五关斩六将,只剩下最后一关了: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我(小熊)把苹果运到了自选商场,请你帮售货员阿姨分分类。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把上节课的六个生字卡片拿出来,加上这节课学习的六个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分类。看谁分得好,谁就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生分类)

  师:同学们分得都不错。阿姨肯定非常高兴,这一关我们又顺利通过,通常在闯关的时候,最后一关往往是不容易通过的,让我们给自己加加油吧!

  (生拍手加油)

  (出示课件。小熊:第七关。你认识这些标牌吗?你还认识哪些字?试着说一说?)

  国泰大厦 工人文化宫

  大世界 太平区红纬路小学

  人民公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教师进修学院 花园市场

  (生认读标牌上的字,并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的)

  师:(出示课件小熊:同学们表现真好,现在去自选商场取苹果吧!

  (生高兴地拍着手要走)

  师:在我们离开之前别忘了和后面的老师说──—

  生:(齐说)老师再见!

  [评析]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无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教师都给予鼓励。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到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2.写字指导到位。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等方式,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口 耳 目》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