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占不占领中环,我的生活都一样,对许多香港人来说也是如此。”他认为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对港人已经相当宽容。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1日刊发报道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1日在香港出席政改简介会,称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意义重大并深远。
李飞表示,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对依法落实特首普选、一国两制和维护本港稳定,意义重大。
特首梁振英在开场发言时表示,按照基本法及人大常委会决定落实普选特首是市民共同愿望,他和特区政府都支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呼吁以和平理性及务实态度,落实2017年一人一票普选特首。
香港《太阳报》9月1日刊发报道称,建制派及商界均“力挺”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政改的决定,民建联发声明表示欢迎,认为充分体现广泛代表性及均衡参与的原则。香港中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及香港工业总会8月31日均发新闻稿表态支持。
“保卫香港运动”约50名成员8月31日在特首办门外集会,挥舞国旗、区旗及高喊口号,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普选特首的决定,并反对占领中环行动。他们同时高举标语牌,怒斥壹传媒主席黎智英以巨额捐款操控泛民部分现任及前任立法会议员,形成黑金政治。
台湾“中央社”9月1日称,香港首富李嘉诚当天少有地回应媒体询问对政改的看法。他透过公司发出新闻稿说,香港政制发展要往前走,不要原地踏步。李嘉诚在香港享有崇高地位,其言行一向被媒体及社会各界关注。
社论称,存在两种选择:接受这种模式以实现一人一票,抑或否决这种模式并仍然采取老的做法。理想主义者会选择后者,他们声称人大的规定不符合有关民主选举的国际标准。务实主义者则会选择向前迈进一步。公众仍然可以在第二阶段咨询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将对人大代表的表决产生影响。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进步总是比停滞来得好一些。
香港《成报》9月1日刊发文章称,这一份方案严格依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符合香港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促进香港社会凝聚共识,推进2017年实现行政长官普选,将发挥宪制性法律规范的作用。人大常委会作出这一决定,为香港揭开新的篇章。
香港回归以后,“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让香港得以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继续保持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这是绝大部分香港人都明白的。
文章称,将来也只有爱国爱港的香港特首,才能保证香港的繁荣稳定。而方案通过的提名委员会的作用之一,就是筛选出爱国爱港的候选人。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行政长官候选人要过半数提名委员会委员支持才能出闸,这是正确的,符合香港广大市民切身利益。
世界各国选举的规则有很大差异,例如美国总统选举使用选举人团制度而非选民直接选举;英国首相亦非普选产生,而是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普选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标准,只有符合“一国两制”目标、维持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普选,才是好普选。
香港《星岛日报》9月1日刊发题为《一人一票终究是进一大步》的文章称,人大定出框架后,市民要面对的,是比较日后的普选方案与现行的选举方案哪一个进步。如果实施普选,中央已经表明,不会把所有泛民人士都拒之门外。就算中央只容许两、三个建制派人士出选,由于选民不再是一千二百人而是五百万人,很难操控结果。候选人都要提出能够得到社会广泛接受的政纲,推行比现时强大得多的民意工程,来争取包括泛民在内的选民支持,泛民对特首选举结果的影响力只会比现时增加。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1日报道,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饶戈平表示,抵制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将严重阻碍香港的民主之路。
《欧洲时报》8月31日发表题为《普选方法定调香港政改大步向前》的社论称,2014年8月31日对香港来说,是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香港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发展快车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