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增长连续三年低于过去10年平均增幅
形成反差的是,由于“沪港通”在“占中”期间启动,香港股市保持升势。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评论如此比较——因为内地游客减少,香港商铺租金下降;由于“沪港通”刺激,中环商业大楼空置率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下新低。该文的结论是:香港经济依赖内地。
香港作为小而高度开放经济体,难以抵御外部经济影响。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015/2016财政年度预算案》中指出,2014年香港受全球经济表现未如理想所影响,全年商品出口实际增长为1%,服务输出实际增长为0.5%,以致全年GDP实际增长只有2.3%,连续第三年低于过去10年平均每年3.9%的增幅。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新财政年度预算中警告:“长期的政治争拗,不单止阻碍政府施政,更加损害香港稳定、守法、高效的国际形象,甚至削弱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造成难以弥补的‘内伤’。”
政治争拗对香港经济造成深重摧残
“占中”作为单一事件对香港经济打击不算严重,但是,反对派持续制造政治争拗,已对香港经济造成深重摧残。
2003年七一游行,反对派喊出“反对廿三还政于民”口号,要求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全部议员都由普选产生。从此,一千一百平方公里面积和七百万人口的香港陷入关于政制发展的激烈斗争。
从2003年至2013年,香港GDP年均实际增长率逾4%,与新加坡同期年均逾6%实际增长率比,明显落后。
1997年,香港GDP相当于新加坡的177%。从2010年起,新加坡超过香港。2013年,香港GDP仅相当于新加坡的92%。按人均GDP 计算,上世纪90年代初两地不相伯仲,约为24,000美元。2013年,新加坡人均GDP 达55,190美元,香港则为38,120美元。
尤其,内地大城市快速追赶香港。
香港GDP在2010年被上海超越,在2011年被北京超越。按未来几年香港GDP年增长率约2%而内地中心城市年增长率逾7%推算,2017年前后,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GDP也将超越香港。2022年前后,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GDP有望和香港相当。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其GDP相当于内地加港澳的15.6%。2013年,这一比率降至2.9%。
从2003年以来,上海、深圳、天津、广州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而下降外,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同期,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无明显增加,以至2007年被上海港超越,2013年被深圳港超越。
从2006年开始,香港股市市值低于上海、深圳股市市值之总和。
放下政改争议改善经济和民生追回时间
5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答问大会开场致辞中说:“政制发展引起的争拗,持续了一段时间,特区政府、立法会、政党,以至全社会都已经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他希望,如果普选方案被否决,香港社会在未来几年放下政改争拗,因为香港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追回失去的时间。
香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向知识经济转型,但是,被政治斗争拖累而蹉跎。因此,“后政改”香港经济前路还在于:全力排除反对派干扰,加快实现向知识经济转型。
新华社北京、香港6月18日电 (记者陈斌华、颜昊、牛琪)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18日就特区政府提出的行政长官普选法案进行表决。立法会70名议员中有28名议员投反对票,法案未能获得香港基本法规定的全体议员2/3多数支持而未获通过。
这意味着2017年第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不能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而继续沿用现行的由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办法。
当天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会见传媒时表示,28位立法会议员否决政改方案,致使普选目标落空,香港民主进程受阻,让我、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市民感到极度失望。
他表示,为了实现普选目标,多年来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香港社会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此次特区政府提出的普选方案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是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最佳制度安排。不同的民意调查都显示,香港市民大部分都希望立即普选,普选方案得到多数市民的认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