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8. 塔里木盆地流动沙丘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19.右图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写的自然现象是( ) A、经度地带性特征 B、纬度地带性特征 C、垂直地带性特征 D、非地带性特征 21、综合地理环境是由下列哪些要素构成的( ) A、地形 气候 生物 土壤 水文 B、土壤 水文 空气 阳光 土地 C、生物 土壤 水文 动物 森林 D、阳光 生物 土壤 大气 地形 2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读右面的地质构造与地形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 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 24. 图中甲处的地形在从成因上分析,主要是因为 A.岩层向上拱起 B.岩层向下弯曲 C.构造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D.构造槽部受挤压易被侵蚀 25、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下题。 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产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的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原始低增长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读右图,回答27—29题: 2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 A.甲地以晴天为主 B.甲地气温比丁地低 C.甲地气温比丙地高 D.甲地的气温较乙地低 28.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压 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甲>丙>丁>乙 29.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则①处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30.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6月是旬至7月上旬出现梅雨天气,其形成的的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受准静止锋的影响 D.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二、判定题:判定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32.每年一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七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33.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可分为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和生物水,其中大气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这密切。 34.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球上各地出现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5.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的不断运动对于地球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36.在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 37.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从而将北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8.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39.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引作用较强。 40.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垂直。
08/09高二地理月考1试答卷(必修) 命题: 南阳中学 刘海曙 2008/9 41. 读某日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10分) (1)图中PQ代表的是________线(圈),它的移动方向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向 ________移动。 (2)此图所代表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这一天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线上,北半球为_________季。 (3)A地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B、C两地昼长是_______小时;D地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E地昼长___________小时。 (4)在北极上空绘出地球自转方向(1分)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 、 (填写代表的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 (2)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于 ,因此,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3)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位于大气 层中的物质 。 43.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震波:E是 ,F是 ; 图中字母表示的分界面:A是 ,B是 。 (2)在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情况是 , 在界面B上地震波横波的传播变化情况是 。 (3)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 (4)试从圈层厚度的角度,分析地壳的主要特征 。 高二地理月考1试卷答案(必修)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DCDDD 6—10 BABBB 11—15 CCABC 16—20 CACDC 21—25 AABCB 26—30 ACBDC 二、判定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B 32、A 33、B 34、B 35、A 36、A 37、A 38、B 39、B 40、B 41. (10分) (1)晨、西 (2)6 22 北纬23度26分 夏 (3)极昼 12 昼小于夜 0 (4)略 42.10分(每线2分) (1)e f (2)地面 (3)平流 臭氧 43、10分(每空1分) (1)横波 纵波 莫霍面 古登堡面(2)忽然增加 消失(3)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4)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