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单元测试
地 理
命题:吴意奇 审题:唐泰清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地区最适宜种植( )
A.苹果 B.橡胶 C.柑桔 D.青稞
2.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
A.a 地 B.b地 C.c地 D.d地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
A.800米 B.1200米 C.1800米 D.2500米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4~6题。
4.“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图示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治理水土流失 B.治理盐碱地 C.治理沙尘暴 D.治理水污染
6.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7~9题。
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0 |
1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浇灌,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前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此回答12~14题。
12.三峡大坝工程位于( )
A.长江中游 B.湖北省与重庆市的交界处
C.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D.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13.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众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峡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高,给移民安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障碍
B.由于三峡地区建了水库,出现人口大规模自发外迁
C.库区生态脆弱,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D.三峡移民的基本方针是全部异地安置
14.兴建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是( )
①长江中游削减洪水威胁的要害性工程 ②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 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要害枢纽 ④大大改善成都的航运条件 ⑤缓解华中和华东地区电力的紧张局面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如下,回答15~17题。
15.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6.下列措施有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17.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右图所示为我国南方地区,回答18~20题。
18.该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酸化
19.解决该地区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C.大力推广生活用油和煤气等
D.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水电资源
20.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7月伏旱
B.全年降水量在1000mm到2000mm之间,降水集中在5—9月
C.雨热同期,热量丰富,≥10°C积温在7500℃以上
D.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好,灾难性天气主要是台风活动的结果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1~23题。
2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2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水库大坝 ②地——果林 ③地——耕地 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 ②地——耕地 ③地——果林 ④地——水库大坝
C.①地——果林 ②地——耕地 ③地——水库大坝 ④地——水土保持林
D.①地——耕地 ②地——水土保持林 ③地——水库大坝 ④地——果林
读“我国大西南经济协作区局部地区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对西南交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地势高、气候严寒、冻土冰川广布 B.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
C.重重山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 D.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坎坷
25.具有西南“出海通道”之称的河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完成26~28题。
26.以下关于该岛自然地理要素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由岛屿四面向中心逐渐减少 B.河流呈放射状向四面分流
C.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大 D.旅游业发达
27.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水源地 D.能源基地
28.开发该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山地丘陵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B.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C.发展热带农业,建设蔗糖生产基地 D.大力建设休闲旅游胜地
新华社北京2007年8月31日电 8月31日15时50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北京川气东送工程开工仪式上公布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川气东送工程被称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中国的第五大工程。结合下图及有关知识,回答29~30题。
29.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社会 D.经济
30.有关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川气东送工程主要供给江苏、浙江、上海和河南
B.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东部环境
C.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天然气管网,为天然气安全可靠供给提供保障
二、综合题(共55分)
31.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8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 (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 ,以西是 。(3分)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2分)
(3)C地区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2分)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3分)
32.下表为部分国家浇灌土地盐碱化情况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国家 |
印度 |
中国 |
巴基
斯坦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伊朗 |
土库曼斯坦 |
埃及 |
受盐害的浇灌面积(万Km2) |
7.0 |
6.7 |
4.2 |
4.2 |
2.4 |
1.7 |
1.0 |
0.9 |
占总浇灌面积比例(%) |
17 |
15 |
26 |
23 |
60 |
30 |
80 |
33 |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浇灌水源是 ,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盐碱化土地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 。(3分)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浇灌总面积大的是 ,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是 。(3分)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江淮地区则出现在 月,为什么?(4分)
33.读“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道共同特征是 ,成因均为
。(3分)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 季,成灾的原因是
。(3分)
(3)黄河上游与下游部分经常发生凌汛,请说出凌汛形成的条件。(2分)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4分)
34.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分)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 和 ,其原因分别是 、 。(4分)
(3)本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 。和其他农业基地比较,本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3分)
(4)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甲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2)对比分析甲岛和乙岛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差异。(4分)
(3)甲岛所在区域最严重的气象灾难是 ,造成此气象灾难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这种气象灾难给我国江淮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
乙岛所在区域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4分)
高二地理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在表格内)(30×1.5分=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二、综合题(共55分)
31.(1)位于 (省区),以东是 ,以西是 。(3分)
(2) 。(2分)
(3)特点 。(2分)
成因 。
(4)
。(3分)
32.(1) , 主要原因是
。(3分)
(2)浇灌总面积大的是 , 原因是
。(3分)
(3)黄淮海平原 , 江淮地区 月,
。(4分)
33.(1)共同特征是 ,成因都为
。(3分)
(2) 季, 成灾的原因是
。(3分)
(3) 。(2分)
(4)
。(4分)
34.(1) 地区, 气候特征是 。(2分)
(2) 和 ,其原因分别是 、
。(4分)
(3) 、 。(3分)
(4)
。(3分)
35.(1)分布特点 。
原因 。(3分)
(2)甲岛 。(2分)
乙岛 。(2分)
(3)甲岛气象灾难 , 天气系统是 ,有利影响
。乙岛新能源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
1. C 2. A 3. B 4. A 5. A 6. A 7. D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C 14. C 15. A 16. B 17. B 18.A 19.B 20.B .21 C 22. D 23. C 24 D
25 D 26. B 27. B 28. B 29. D 30. A
二、综合题(共55分)
31.(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分)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过度农垦,破坏植被。(2分)
(3)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水井四周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2分)
(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3分)
32.(1)冰雪融水 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浇灌技术落后(3分)
(2)中国 中国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差异大,东西部都需要浇灌,美国东部降水较均匀,浇灌面积小(3分)
(3)春(秋)季 7、8 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风大,蒸发旺盛 江淮地区7、8月伏旱,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4分)
33.(1)均为地上河 (地形)从第二阶梯进入第三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3分)
(2)夏(或夏秋)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3分)
(3)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2分)
(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建分洪区、人工裁弯取直等。 (4分)
34.(1)东北 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暖和多雨 (2分)
(2)春季 夏季 春汛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化 夏汛主要是因为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 (4分)
(3)商品粮基地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3分)
(4)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下有不透水层(冻土层)的存在,不利于流水下渗。 (3分)
35(1)由西南向东北减少,西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西南处于海岛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反之亦然)。 (3分)
(2)甲岛: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光、热、水资源充足;乙岛: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充沛、光照不足。 (3分)
(3)洪涝 台风 其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江淮地区伏旱期间的旱情 地热、风能、潮汐能等(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