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占了先机。
孙权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派遣鲁肃前往。但是已经晚了一步,当鲁肃到达夏口的时候,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而且已经迫降了刘琮,刘备被逼无奈向南逃跑,欲投靠苍梧太守吴巨。但在当阳长坂与鲁肃相遇。鲁肃见到刘备,将自己的来意向刘备说明,刘备正走投无路,当即满口应允。按照鲁肃的计策,刘备进驻战略要地鄂县樊口。并派遣诸葛亮面见孙权。
虽然鲁肃晚了一步,但面对曹操的巨大攻势,他还是在战略上稳定住了形势,尽管这时的刘备极其狼狈,但却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将刘备联合起来,不但增强了抗曹力量,有利于东吴应对曹军,同时,也使刘备成了东吴抵挡曹军的第一道防线,刘备所驻之樊口,在随即到来的赤壁之战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吴蜀积极联合的时候,曹操也果断出击,咄咄逼人。趁着收降刘琮的巨大威力,曹操给孙权写信一封,声称:“最近奉献帝旨意讨伐敌人,大军南下之后,刘琮已经束手投降。现在我又率水军80万人,正想和孙将军在吴地比试比试。”这一封信内容不多,但却像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孙权内部引起震颤,不少人认为应该投降曹操,但鲁肃和周瑜却认为曹操并不可怕,所谓80万水军,实际上也不过十几万人,即便再加上刘表的七八万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主张迎战曹操,并自信只需5万人便可击败曹操。
孙刘之所以能够最终联合起来抗击曹魏,也有诸葛亮的一份功劳,当孙权内部争议不下之时,诸葛亮力劝孙权迎战,他还详细分析了曹操远途劳顿、不习水战的弱势,认为“如果你果真能命令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备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败曹操。曹操被打败之后,一定会领军北还,这样,三国鼎立之势就成了。所以,成败的关键,就在今天。”
孙权本来就对投降之议极为不满,又听到诸葛亮如此这般的分析,感觉到双方应该联合起来,便最终决定派遣周瑜、程普等前往夏口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
至此,三方的外交战以孙刘的联合而结束。
其次,孙刘联军的准备相当充分。
决定了要抗曹的思想之后,孙权拔剑击案,声言“敢复言投降曹操者,与此案同!”坚决堵住了投降之路。然后对周瑜说:“只有你和鲁肃与我的想法一致啊,5万兵力难以一下子凑齐,现在我已选好3万兵力,备战物资一应俱全,你和鲁肃、程普先行出发,我随后将兵马粮草陆续派出,作为后援。如果能战胜曹操,你就尽力去做,否则便率军回还,我再领兵与曹操决一死战。”这番话既包含着对周瑜的鼓励,又有鞭策和安慰,同时又有一定的压力,十分巧妙。
当周瑜率军西进时,刘备在樊口望眼欲穿,每天派人打探周瑜消息,时刻担心曹操发动进攻。周瑜大军到来,刘备慌忙派人慰问,但年轻气盛的周瑜并不买账,他深知,刘备现在是无奈才与自己联合抗曹,将来必成对手,所以,他对刘备既有联合之意,又有防备之心。见到来人,周瑜以军务在身为由迫使刘备前来和自己商议军事,寄人篱下的刘备只好屈尊来见周瑜。见到周瑜,刘备迫不及待地问:“你带了多少兵力?”周瑜回答说:“3万。”刘备说:“太遗憾了,兵力太少。”周瑜却不以为然地说:“这就足够用了,你只管放心,看我怎么打败曹操!”刘备还想让周瑜告诉鲁肃,自己想见他,周瑜不客气地说:“我受命抗敌,不可私自离开,你想见他的话自己去吧。”刘备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毕竟孙权已经派周瑜和鲁肃来抗击曹操了,所以,刘备还是从内心感到高兴。同时,为了预防万一,刘备让关羽和张飞率领2000兵马作为后应。
第三,战争中,孙刘联军战术运用得当,方法灵活,知彼知己,终于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
双方遭遇之后,刚一交战,本来就遇到流行疾病困扰的曹军更不顺利,只好退据江北。周瑜大将黄盖看到曹军舰船首尾相连,便提议采用火攻战术,用诈降之计烧毁曹军战舰。结果,周瑜便派10艘艨艟斗舰,满载干燥的芦苇、枯柴、燃油等物,外裹帷幕,上插旌旗,还预备了便于奔跑的走舸,系在大船末尾。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黄盖先给曹操写了一封诈降书,骗过曹操。然后趁着东南风起,黄盖将10艘艨艟斗舰走在前边,到江中之后举起船帆,后边的船只依次前行。曹军将士看到黄盖前来投降,都出营站在船头观看,毫无防备,他们丝毫不知,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当船只行进到离曹军战舰二里左右的时候,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一时间,火烈风猛,船往如箭,曹军各舰尽被点燃,并延及到岸上军营。霎那间,烟炎张天,曹军人马或被烧死,或溺水而死,伤亡惨重。
周瑜看到火烧连营成功,便率领精兵继续发动进攻,曹军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大败而逃。在路过华容道时又死伤无数,刘备、周瑜立即追赶,水陆并进,一直追赶到南郡。曹操派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驻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驻守襄阳,自己则引军北还。
这次战役,曹操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兵多将广、智谋非凡的曹操何以会失败得如此惨重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其一,骄傲轻敌。曹操不费吹灰之力,收降了刘琮,得到了繁华富庶的荆州,赶走了猛将如云的刘备,便自认为孙权也不是自己的对手了。所以,没有充分考虑到孙刘联合的威胁,当黄盖诈降时,他竟然没有一点察觉,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
其二,准备不足。赶跑了刘备之后,没有一举将刘备的有生力量予以歼灭,给刘备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导致孙刘联合对付自己。曹军在开战之初已显现出来的疾病困扰,曹操也没有想办法予以解决。此外,本以为将战舰首尾相连可以克服北方军队不习水战的弱点,但没有将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进去,所以一旦对方发动火攻,曹军只能是被动挨打。
其三,弃优重劣。本来北方军队的优势在于陆地作战,不习水战,曹操也知道,所以他刻苦训练水军,但是,他并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到南方作战,尤其是在水上作战时,尽管他采取了措施,如将战舰连接起来,但效果很差,甚至被孙刘联军抓住弱点予以痛击。
总之,赤壁之战对曹操来说是一次无可挽回的重大失败,但战役本身却有其重大意义,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在战争史上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经验。战争的直接结果是进一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征马超西北安定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回到谯县,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再次建造轻舟,训练水军。并在七月利用这支水军增援合肥守军,打击孙权的进攻。
经过赤壁之败,曹操也深知统一全国的计划暂时已无可能,所以他把重点放在了治理国家和安定边防等方面。几年间,曹操采取了一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