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绻侀珨涓枃杞崲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i >> 白崇禧 >> 正文

 

白崇禧之子谈四平之战及我对此的评价

同。毛泽东则不敢再轻举妄动,或全线收缩至西北地区,保持实力,或回到谈判桌上就范。

四平大胜、长春攻克,苏俄冷脸变春风,向国民政府频示友好,对中共这个被斯大林戏称为“人造黄油*”则视若敝屣。五月六日,斯大林邀请蒋介石访苏;长春攻克,又向国民政府表示不会支援中共。整个局面对国民政府十分有利。

可是,现在轮到蒋介石一着棋错、满盘皆输了。

在这千载一时、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蒋介石没有采纳白崇禧计划,亦不听取杜聿明等前线将领建议,独自于六月六日(实际于六月二日已发出命令)正式向东北部队发出停战令,要求“停止攻击前进及追击,其期限为十五日。此举在使中共再得一机会,使其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宋襄公再世,亦是哀兵能胜、骄兵必败的重演。蒋氏是否真懂军事,此举已露端倪。他与*打了二十余年交道,竟不懂得对方是何等随机应变、死命顽强、绝处逢生之辈,亦不记取四次围剿之失败,使*万里奔逃延安扎根图强,更不记取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幕后之阴谋操作能力使他险死于骊山华清池边。现在,大败东北林彪部三十万大军,实是重演十二年前第五次围剿、迫敌万里奔逃故事。可惜,当此历史关键时刻,蒋氏不记取历史教训,居然勒马回兵,给对方以绝处逢生的喘息机会。蒋氏最后失败,实非偶然。蒋毛之斗,毫无新意,不过为中国历史多增添一页现代版项羽刘邦逐鹿中原故事而已。

此时,中共中央极为惊恐。林彪部队慌忙准备运走物资,放弃哈齐诸城,去山野重玩打游击的老把戏。孙立人新一军气势如虹,得到停战令,大为吃惊,力争不果,只得勒马城下,口中猎物,就此放弃。此后,国军再未跨过松花江。

六月二十一日,蒋氏应周恩来请求,竟再次宣布停战令延长八日,至六月三十日。*在战场上占便宜时,绝不谈判;一败涂地时,则乞灵于谈判桌。

从此,国军一举获胜的良机和优势一去不返。林彪正是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得到喘息,迅速重整军队,至一九四六年底,增至三十六万,一九四七年夏季反攻之际,增至五十万,一九四八年冬季辽沈决战之际,已成一百万大军。辽沈决战,林彪的百万大军把国民政府驻在东北的四十七万精锐军队全部消灭。于是,两千辆汽车、七十六辆坦克、一百五十多辆装甲车以及大量重炮武器这些美式装备,全部武装起林彪军队。林彪“四野”入关南下,平津不战而降。淮海战役中,国军又被消灭六十万。林彪大军节节挺进,直抵海南岛。蒋介石只有逃往台湾一途。历史从此成了另一种样子。

蒋氏后来在《苏俄在中国》一书沉痛检讨自己这个停战令导致的满盘皆输后果:“从此东北国军,士气日渐低落,所有军事行动,亦陷于被动地位。可说这第二次停战令之结果,就是政府在东北最后失败之唯一关键。……若不停止追击,直占中东铁路战略中心之哈尔滨,则北满的散匪,自不难次第肃清,而东北全境亦可拱手而定。若此共匪既不能在北满立足,而其苏俄亦无法对共匪补充,则东北问题自可根本解决,共匪在东北亦无死灰复燃之可能。故三十七年冬季国军最后在东北之失败,其种因全在于这第二次停战令所招致的后果。”

败在蒋之心性气质

为什么蒋介石在这个稳操胜券的关键时刻发出停战令,伤害自家士气,放对手一马?

白先勇先生讨论了蒋氏本人、国民党官方以及西方学界几种看法。一种说法是,蒋氏一九四六年六月六日宣布停战令,是美国特使马歇尔施加的压力。我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它一直牵扯和压迫着蒋氏思维。马歇尔不懂中国国情和政治,只希望国共双方停战,以完成自己使命。他对蒋介石施加很大压力。但白氏认为 “蒋氏指挥国军进退,自有主见,不一定那么容易受马歇尔左右。”

白先生认为蒋发出停战令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与动机。首先,蒋认为共军经此重创,决无再起可能,对当时东北局势作了错误判断,产生自信、轻敌心理,贸然下令停战,放虎归山,使哈尔滨这个工业和经济中心成为林彪部队整顿、反攻的最大基地,这是极大错误。后来参战将领一致认为蒋氏这个停战令是导致失败的关键性错误。白先勇指出:“毛泽东命令林彪死守四平,犯了严重的军事错误,差点输掉整个东北,但蒋中正下令国军停止追击,犯下更严重的错误,把东北失去了。很可能,国共内战的胜负,在一九四六年六月初,已经决定。”此言击中要害。

此外一个原因和动机,白先生委婉指出,那就是不让白崇禧继续督战东北。白崇禧督战四平时,不顾蒋氏命令,果断下令追击逃敌、直取长春,迅速扩大战果,而且提出全盘计划,即直取哈齐诸市,彻底消灭东北的*部队,并且向蒋氏提出要求,留在东北,完成此计划。蒋氏则要求白氏回南京就国防部长职位,且以马歇尔方面压力为理由。白氏表示,他留在东北彻底解决残敌,恰好可以为蒋提供向马氏辩解的理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而,蒋意已决,令白氏回南京主国防部事,将东北战事全交“天子门生”杜聿明负责。白先勇未便明言者,即蒋氏对白崇禧权力、战功的忌惮。或许,东北大局定于自己门生杜聿明之手而非白崇禧,乃是蒋氏所希望的?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就认为,蒋发出停战令,原因在于嫉贤妒能、对白有芥蒂:“我知道蒋先生不是不想歼灭共军,而是讨厌这主意出自白崇禧,纵可打一全胜的仗,他也宁可不要。”这话虽有几分理由,却也不尽然。蒋对白之个人威望或权力的疑虑,是没有问题的,但决不至于因此宁愿打败仗。蒋氏因为渴望胜仗,才在四平大战关键之际派白氏飞抵东北督战,如果忌惮他,根本不会派他去;公平地说,是蒋氏认为大局已定,稳操胜券,才把白调回南京(对照他调白氏来督战一事)。

我以为,蒋氏下停战令,应当有这样五个基本原因和动机:一、东北战事必胜的情势和信念,因此不怕暂停战事半月二十天,与过于自信和轻敌的心智错误相连,这是最重要原因;二、发出停战令,向屡屡大发脾气的美国特使马歇尔显示自己大度和诚意,给他面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白崇禧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白崇禧之子谈四平之战及我对此的评价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崇禧简介
    林彪 白崇禧:两大军事奇才1949年的巅
    白崇禧潸然泪下:桂系王牌第七军的覆
    李宗仁、白崇禧“和共”内幕1
    "战神”白崇禧
    揭密:中共策反白崇禧时的高价承诺!
    白崇禧:铁面将军与风流男子
    白崇禧在南宁的最后日子
    国共要人评白崇禧
    彭德怀大战白崇禧
    白崇禧:暴毙身亡 死因众说纷纭
    李克农和白崇禧的一段往事
    白崇禧对蒋介石瞎指挥万分瞧不起
    白崇禧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衡宝战役:歼灭白崇禧主力
    李宗仁、白崇禧“和共”内幕2
    李宗仁投共:白崇禧被下春药毒害?
    白崇禧生平介绍
    白崇禧男扮女装逃出北平真相
    有关白崇禧的几个误解
    白崇禧智戏胡宗南
    白崇禧三次逼蒋介石下台
    回忆父亲白崇禧:一代名将在台湾的晚
    娱间道:听白先勇谈白崇禧
    蒋介石欲"一举除三害" 白崇禧阳奉阴违
    白崇禧到沈阳
    白崇禧与程潜最后一次斗法
    白崇禧生平资料
    白崇禧:痛失老伴 几欲崩溃
    白崇禧暴死之谜
    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命丧房事之迷
    白崇禧部队的覆没
    白崇禧与二二八事件善后
    军法过严,白崇禧智救军官
    勾心斗角:蒋介石和白崇禧争夺军队控
    假情报困住白崇禧
    松阳现数百老照片 记录北伐时白崇禧部
    白崇禧简介
    台北的白崇禧墓园
    昆仑关战役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白崇禧
    台湾作家白先勇———回忆父亲白崇禧
    白崇禧部队的覆没记
    白崇禧:只得闲职 形同软禁
    白崇禧:花莲打猎 惊险逃过特务暗杀一
    周恩来为白崇禧“改讲稿”
    增援白崇禧
    白崇禧小传
    白崇禧
    我的外公与白崇禧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