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波长呼号到郑州,通过市政府介绍至刘伯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进行接洽。中共中央同时通知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准备接待武汉白崇禧派来的代表。
1月21日,蒋介石突然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行总统之职。事前,白崇禧正在指使黄启汉等草拟电报,准备宣布蒋之罪状,不想李宗仁来电要白稍候勿燥。紧接着李宗仁竟成了代总统。白崇禧一时也有些莫明其妙。按照白的想法,李宗仁无论如何不应当顶这个“代”字,不仅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且蒋不过“因故不能视事”,随时都有重新行使职权的可能。只可惜如今生米煮成熟饭,白崇禧已无可奈何,原来的计划也因此失去意义。他当即要黄启汉到南京去,告诉李宗仁,既然已经走上这条路,那就一不作二不休,先来个释放政治犯,开放言论自由,争取人心;然后下令将蒋介石的嫡系干将陈诚和薛岳撤职,削其左膀右臂;同时与行政院长孙科商谈合作办法,不行就改组内阁。总之,冒险一搏,假如搞不过蒋,那就与蒋撕破脸。为此,白要黄启汉去南京后立即转去北平,找共产党联系。
蒋介石宣布下野的第二天,北平傅作义宣布接受和平改编,整个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和国民党的将近200万军队已经基本落入中共之手,形势对南京更加不利。李宗仁这时的思想也颇为矛盾。黄启汉来,李宗仁对白崇禧的建议不无同感,相信背起烂包袱也不是办法,甚至表示愿意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条作为和谈的前提条件。但是,他同时也担心在南京军事上全无依靠,真的闹僵了走都走不脱,谁知道蒋介石急了会耍什么流氓手段。
当然,李宗仁之所以不顾白崇禧的劝告硬要当上这个代总统,内心深处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小九九”。想到蒋介石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搞得一塌糊涂,就是蒋系内部也成土崩之势;想到选举副总统时蒋虽极力反对自己当选,结果还是取得了多数票,李因此不能不心存幻想,希望一旦他能够与中共和下来,能够进一步取得国民党内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再借助美国人在幕后的支持,最后取蒋而代之。想到这些,李宗仁刚一上台,就马上发表声明,表示“愿即开始商谈”和平,同时宣布以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钟天心五人为南京政府的和谈代表,随时准备与中共谈判。同时,李宗仁一面秘密派专人送电文给李济深,请其力劝中共军队缓和攻势,开始和谈,以符人心,一面秘密派过去曾为中共工作过的刘仲华与黄启汉同去北平,带信给毛泽东等,希望后者也能“迅速推动和谈”。1月27日,李宗仁更进一步向毛泽东发出一封带有明显不满意味的电报,说什么:“以往恩怨是非倘过分重视,则仇仇相报,宁有已时,哀吾同胞恐无噍类,先生与弟将同为民族千苦之罪人矣”。
书城前线晤刘邓 刘仲华北平作中人
24日,潘汉年在香港主动约黄绍竑密谈。两人一见面,黄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中共中央的答复。潘汉年明确告诉他,中共中央已同意和白崇禧联合对蒋,要白立即派代表经河南信阳转道郑州与中共前线负责人联络。黄绍竑听后当即表示:一定马上打电报给白崇禧,要他派人前去接洽。
黄绍竑同时告诉潘汉年,他一得知李宗仁代总统的消息之后,就立即给李宗仁发了一封电报,要李宗仁务必停止所谓的“戡乱”,取消紧急法令,释放政治犯,恢复言论自由,否则的话无法与中共商谈和平。在黄看来,李宗仁当这个代总统也是一个机会,可以利用这个位置把战争停下来。他明确表示,他绝不想充当南京政府的和谈代表,但愿以私人身份奔走和平。他问道:你们能否设法派人和我一同到北平去,同你们的中央负责人商谈出一个和平基本协议的草案,然后我拿给德公和健兄去考虑?
潘汉年对此表示了拒绝的态度,说明:李宗仁最好是能够效法傅作义,先明确接受毛泽东的八项条件作为先决条件,然后再具体商谈和平解决方案。如果象李宗仁现在这样,在南京空谈什么议和停战,恐怕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当然,他主张尽快劝告白崇禧与刘伯承、邓小平洽商军事反蒋。因为如果局部商洽能够成功,将来很容易发展成全面的和平。
黄绍竑第二天按照与潘汉年约定的离开了香港,经广州飞回武汉向白崇禧报告接洽结果。25日当天,白崇禧派鄂省和平促进会主席李书城和促进会干事李瀛刚二人经信阳到漯河解放军刘、邓第二野战军第四纵队所在地。经军委批准,四纵政治委员雷荣天等接见了李书城和李瀛刚。李书城多少有些遗憾地表示:临动身时,白崇禧一再表示对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基本同意,只是感到中共方面宣布的战犯太多,尤其不应包括他本人在内。但白崇禧称,他不会因此而放弃与中共合作。若得中共同意,他甚至愿意充任江南进攻蒋系军队的先驱。
雷荣天答复称:白崇禧愿意反蒋我军欢迎,但白近几年来助纣为虐与中共为敌的事实也不容抹煞。因此,白崇禧应认清形势,尽快放弃一切幻想,如能协助我军解放江南自然最好,如若不能,象傅作义将军那样,接受和平改编,也可以将功折罪。他希望知道白崇禧有何具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