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婉、清丽的林徽因女士突然色变。
其实对方只随口一句聊天话,其实对方还是家里的老朋友,抗战时一起共患难呢,以林女士大家闺秀的气质修养,以她广为人知的诗心诗情,她不至如此激动。
原来是为了周公——周培源。
那是1946年末,抗战结束,众教授返回清华园,只是内战正酣,物价飞涨,生活非常清苦。老朋友来访,提起尚在美国的周先生一家:“我看周公是不会回来的了”——正是这句话令林徽音花容失色,她厉声说道:“周公一定会回来的!”语气之坚定,令身旁一位中学生吃了一惊,这位中学生正是她的爱子梁从诫。
显然,以经典之作《别去掉》享誉文坛的女诗人,真的没有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和对老朋友真挚的信任。
其时,周培源教授一家在美国,已三年有余。
1937年与爱因斯坦话别返国不久,“七 七”事变华北沦陷,全家人随清华师生先长沙,后昆明,最后在滇池西畔安了家。
据西南联大的老学生、原北京大学副校长沈克琦教授回忆:“周先生的家距学校大约40里路,他养了一匹枣红马,每天先送两个女儿上学,然后骑马到校上课,人称‘周大将军’。后来生活非常艰苦,只好改骑自行车。就这样,风雨无阻,从未误课迟到,同时还进行着科学研究。”
就在滇池西畔,他调转了十几年的研究方向:相对论“下岗”,“湍流”上马。理由是:相对论是长期的理论课题不能直接为反战服务,大敌当前,科学家须以科学挽救祖国……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武际可教授以最通俗的方式介绍周培源先生从事的湍流研究:“湍流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譬如我们向一杯水里放一匙糖,若不搅拌,糖在水中呈‘层流’状态,3小时后才能完全扩散。如果搅一搅,三四秒钟即可溶解扩散,此时则呈湍流状态,可见湍流有加速传质、传热的作用。愈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愈不去想它背后的基础,湍流理论是物理学最困难的领域之一。人类如果攻破湍流奥秘,天上的飞机或水下的船艇,都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效益、提高能量,可以避免因空气涡流造成的飞机失事……”
据说沉潜于湍流中的周教授,整日把自己关在一间阁楼上,甚至与陈岱孙、李继侗等一班好友达成默契:来去随意,不必应酬接待。很快,第一篇湍流论文发表于1940年的《物理学报》,但因战争阻隔,国外鲜知。
但这样的前沿课题却令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兴奋,林家翘、胡宁、郭永怀、钱伟长等人都于此时追随他从事流体力学研究。此后随战事相持,庚款留学得以恢复,周教授又将他们一一送至国外深造,后来都成为各领风骚的卓然大家。
此前,他还开设了“弹道学”课程,钱三强夫人何泽慧和王大珩先生均受业于此时,他们均有志于“以物理捍卫国防”。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中美成为同盟国。1943年周先生利用第二次休假机会,携全家回到母校加州理工学院,全力于湍流研究。1945年《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在美国发表,引起广泛的国际注意,湍流模式理论在此基础上诞生,此文被国际科学界视为经典,至今仍被利用。
由于周先生在湍流理论上成绩卓越,1945年美国政府邀请其参加战时科研工作,承担鱼雷空投入水冲击力的计算,他的研究取得成功,二战也告结束。后来美国人利用他的理论设计出水上飞机降落水面时的冲击力。
战争结束,战时科研机构宣告解散,周先生被留下写总结报告。报告成文后,他交给美方一份,自己留下一份。美国海军部立即将此件划为保密文件,直至1957年才解密。他手中那一份,解放后交给了人民海军。
后来美国海军军工试验站成立,希望周先生参加,待遇甚优。但它是政府科研机构,只有美国公民才可加入,外籍人员必须加入美籍。周先生此时反向美方“开”条件:第一,不入美籍;第二,只承担临时性任务;第三,可随时离开。后来,他在试验站工作半年多,离去了。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拒绝美国”了。3年前全家刚一入境,美方就给予永久居留权,连1岁多的女儿都收到了移民局的正式邀请入籍信,那时他只一笑了之。而此时的祖国大陆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么贫弱,可是这个中国人,却对美国说出如此硬邦邦的话语。
中科院力学所前任所长郑哲敏先生就此分析认为,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欺侮的历史,对知识分子心理上的强烈影响,是其他国家知识分子所没有的,爱国是这种心理的必然发展。背负民族苦难的十字架,可以说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中国力学学会石光漪 、金和两位女士认为,社会上有一种认知模式,好像抛头颅洒热血才是英雄是烈士,实际上这些优秀科学家的牺牲精神,并不比抛头颅洒热血容易。譬如周老的两个科研方面,都是没什么人敢进的最困难的领域,他想的是救国、攻坚,体现的是民族精神。
周培源先生的女儿周如苹说,常听父母、姐姐提起美国那段生活,如果当初不回来,全家肯定过着另一种生活,父亲在学术成就上有可能更辉煌。但他们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