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女,能歌善舞。周邦彦喜爱其“痴小”,待他再到京都时已不见踪迹了,遂叹息“事与孤鸿去”。《玲珑四犯》叙写洛阳一位民间歌妓,曾在风华正茂时与周邦彦相识。许多年后,词人鬓发花白了,他们才有缘相见,重温旧梦,但迅即又分离了。《拜星月慢》抒写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词人到小曲幽坊认识了一位中年歌妓。她光彩夺目,水盼兰情,艳丽娇美,实为词人平生罕见。她后来脱离风尘,到某贵家去了。这使词人空自眷恋。《意难忘》描写一位天真活泼的民间歌妓。她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深知音律,但贪玩好耍,能在尊前剧饮。周邦彦与她一见钟情,互相许为知己。《芳草渡》抒写词人认识某贵家之妾,连续两夜醉宿仙境。天色拂晓时,词人匆匆地独自骑着瘦马,踏着泥路而去,回头怅望着那家朱门。
此外,周邦彦还追求过一些女性,但没有成功,虽有缘相逢,却无缘再聚。例如《应天长》记述一个寒食踏青之日,在京都郊外的一辆油壁车里,周邦彦见到某贵家的眷属,互相有情,引起春思纷乱。第二年的寒食,他希望在故地再见到她,可是未能如愿。《庆宫春》描述在一个富贵之家的晚宴上,有许多美丽的家妓为客人歌舞侑觞。其中一位吹笙的女子美若娇凤。他们眉目传情,但不可能约定佳期。由此惹起了词人许多烦恼。《早梅芳近》(第二)叙写一个晚宴在临池的华堂里举行。绣帘启处,见到一双纤细的女鞋,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即出来一位舞女。她香气流溢,罗带紧束,舞姿翩如惊鸿。在座的观众无不赞叹,词人亦为此情牵梦绕。《清真集》中涉及与歌妓关系的小词还有《忆旧游》、《过秦楼》、《少年游》、《满路花》等。在这些抒情对象里,约有十位可断定与周邦彦有深层恋情关系,而且词人似乎对每一位恋人均表现出热烈的追求,深切的爱情渴望,缠绵悱恻的思念。
周邦彦艳词描写最多的还是离别后的思念和对旧情的咀嚼回味,其中更多寄寓的是个人的失意困顿。《瑞龙吟》说: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饮露,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不过,周邦彦词中虽多艳情,但词人并没有停留在“艳”本身的描绘上,并不是津津乐道自己的种种“艳遇”,而往往在借情场的失意写出了他人生的失落。周邦彦博学而富有艺术才华,但在北宋后期的政治生涯中,他是一个失败者。对现实的失望促成他转向艺术创作,他急迫地渴望遇到一位红粉知音,以给痛苦的灵魂以亲切的安慰。新时期以来,很多研究者认为,他的一些艳词如《端龙吟》实际上是以香草美人寄托着政治和人生感慨。
2.飘零
元丰年间,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有增无已,宋神宗、王安石的新政碰到了极大的困难与干扰。这个时候,血气方刚的周邦彦慨然以歌功颂德者自任,创作了赞扬新法的《汴都赋》。元丰六年七月,邦彦将这篇煌煌七千余言的大赋献上。这个声援新政的果敢举动,使神宗又惊又喜。他令尚书右丞李清臣在迩英阁宣读《汴都赋》,并把周邦彦召赴政事堂,从诸生破格擢任太学正,而周邦彦后半生的遭遇就与这篇赋联系在一起。
由一个普通的太学生而被擢升为太学正,周邦彦声名一时大振。就在周邦彦任太学正的第三年,神宗去世了。陡然间,政坛风云突变。由于与新党关系密切,在旧党执政时期,他很不得志。周邦彦在太学正任上滞留五年没有升迁,后因外地增设学官,元祐二年被调出京城,贬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周邦彦这一出京,流落州县达十一年之久。他先在庐州供职三年,然后流寓荆州约三年。元祐八年春天,邦彦又被任命为溧水(今属江苏)知县。荆南、溧水的几年是周邦彦思想与创作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滋生的感伤颓唐情绪几乎笼罩了他后期的全部作品,并成了清真词主导的思想特色。《齐天乐》云: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落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评说道:“起只二句,便觉黯然销魂。下字用意,无不精练。沉郁苍凉,太白‘西风残照’后,有嗣音矣”。此类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作是《满庭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