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赵匡胤 >> 正文

 

最传奇的皇帝 赵匡胤生前三条国训

帝。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

  再看侍卫司系统。在这一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下午,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驿。晚上,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京城。

  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将赵匡胤写得无比被动。赵匡胤骑在马上,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于是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败笔是王彦升杀死了试图组织抵抗的韩通和他的家人,给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涂上了后周忠臣的鲜血。王彦升就此被赵匡胤恨上了,终身没有当上节度使。

  与范质、王溥的见面比较富有戏剧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诉范质等人,当时早朝还没有结束,宰相范质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谴将,吾辈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一句话也不敢说。

  赵匡胤见他们时,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重。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范质不知该怎么回答。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我们没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然后举行禅让仪式,但人到齐了,却没有禅让诏书,翰林承旨陶谷从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这份诏书。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柴宗训得善终

  赵匡胤让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当了郑王,符太后当了周太后,小皇帝后来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史书上关于后周恭帝的记载非常少,民间传说倒是有一些,但都不足为信。他即位时只有7岁,当皇帝不过半年。传说他禅位后先居住在天清寺,然后被迁往房州,一直到20岁去世。有的传说认为他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这不太可能。因为赵匡胤死在开宝九年(976),柴宗训比他还早死三年,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赵光义绝对不敢擅作主张毒死柴宗训。而依赵匡胤的仁慈性格和一生的表现,是绝不会对柴宗训下毒手的。

  赵匡胤生前,曾在太庙里立下石碑,后来的新天子即位都要到太庙里去拜碑,并默诵誓词。这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中,除了北宋历代皇帝,别人都无从得知。就是新皇帝去拜碑时,也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内侍跟随,其他人都离得很远,弄得很神秘。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宫门被打开,人们才得以纵览,不过是很简单的三条:一是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三是子孙不得背弃上述誓言,否则即遭天罚。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才那么吃香,活得很滋润。由此可见,赵匡胤保护柴宗训和柴家的心是很赤诚的,他怎么会加害柴宗训呢?

  民间传说还有,柴宗训后来为了避祸,跑到了福建,子孙还改姓为“林”。柴宗训的墓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他当然不可能跑到福建去,当时的交通条件也不允许。可能是他的子孙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到了福建,改姓为“林”。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柴宗训一定是得了善终的。摘编自《帝国的黄昏》中共党史出版出版社 2006年5月出版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赵匡胤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最传奇的皇帝 赵匡胤生前三条国训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看电视剧《李后主与赵匡胤》有感
    赵匡胤是如何完成MBO的?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唯一被强迫者
    李后主赵匡胤剧情概述
    赵匡胤私生活揭秘:得美人易,得人心
    乱世造就的君主: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导演“黄袍加身”真实内
    宋太祖赵匡胤导演“黄袍加身”真实内
    乱世造就的君主: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宰相犯错 赵匡胤以墨笔画其脸2
    宋太祖赵匡胤:香孩儿横空出世
    宋赵匡胤也是神武盖世,为何大宋却内强
    人物风流:中国历代帝王“武功第一”
    宋太祖赵匡胤的传奇一生
    宋太祖简介
    赵匡胤:华夏走向衰弱的第一大罪人
    解密宋太祖赵匡胤不为人知的死因
    赵匡胤倡导节俭以身作则
    赵匡胤借人头
    赵匡胤破除封建礼法 嫁寡居之妹
    宋太祖赵匡胤是被亲弟谋杀还是突发脑
    赵匡胤,从纨绔子弟到皇帝
    宰相犯错 赵匡胤以墨笔画其脸
    赵匡胤困南唐
    夺权之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千年谜案: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被谋杀
    宰相犯错 赵匡胤以墨笔画其脸1
    中国古代帝王糗事揭秘 赵匡胤原配夫人
    赵匡胤即宋太祖,著名军事统帅、军事
    赵匡胤与华山
    赵匡胤箭择皇堂
    将计就计之例说——赵匡胤收贿上缴破
    赵匡胤神秘死亡的真相
    [文化漫谈] 赵匡胤
    崇文抑武的宋太祖赵匡胤
    英雄出于乱世——赵匡胤的青年时代
    赵匡胤得天下
    梦回宋朝之赵匡胤二三事
    赵匡胤如何用“活”败军之将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