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张中行 >> 正文

 

[图文]张中行作品

2月24日,张中行去世

  据说有人问张中行,他自己要个头衔,应是个什么家,他想了一下说是“思想家”,自认这一辈子不胡涂。张中行自称:自大学末期始,便开始对人生哲学产生兴趣,此后自己的主业亦为人生哲学。他专门写过一本人生哲学的专著《顺生论》。

  《顺生论》以《我与读书》为代前言:“我未能有幸生在书香门第,因而就不能写王引之《经义述闻》那样的书”。在大学时代,张中行也曾受当时学术界疑古风潮的影响,欲走考证治学的路,但在大学四年级末期忽然对人生哲学发生兴趣。这一转变,是他一生思想经历的重要转折,可以说此后张中行的思想主要与人生经验相联系,阅读所得与人生所历相结合,而不是偏向纯学术的书斋思辨。

  他的思想著作《顺生论》,实际上就是一本人生感想性质的书,在思想深度和知识创新上,这本书并没有多少贡献,只是总结了一些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话题选取随意,讨论迹近感叹。第一分《天心》,反复言及边沁学派的能够使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的行为是上好的行为,叔本华的"盲目意志",孟德斯鸠的"帝力之大,如吾力之为微"等语。所有问题归结起来只是顺从(21页)、顺受(27页)、顺路(36页)、顺利(53页)、"顺帝之则"(36页)、顺常道而行(58页)之类的简单概括。第二分《社会》、第三分《己身》,各二十四个题目,其间略有思路轨迹,不过都泛泛而谈,难能一醒耳目。所谓顺生,只是日常诸般情态,都有其无奈,不可思议之处,因此一并顺之。谓之"顺生",无不可,谓之"论",实在多近于"琐话"。若论他对自己人生观最好的表达,二十余万字的《顺生论》,实不如《说梦》开篇的几首五古,简约精审:"奇哉外广宇,来去昧因缘,万象从迁转,孰能出其樊。"(《杂诗十首》其一)"群动各有适,生生劳昏晓,瞢然顺其天,大化森悠渺","坚白徒纷纭,知分以为宝。"(《杂诗十首》其二)

  他的另一本思想著作是《禅外说禅》,这本书自有其学术价值,不过,作者所谓"外",除了他自己所谓"自由"、"著史"、"易解"等学术著述方法上的考虑,实际也体现了他对佛学的态度:不信仰。他怀疑佛家逆常情而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路子。"盛年欲玄,始疑终信仰,我亦慕泥洹,面壁悲迷惘"(《观身》),他常提到培根所谓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自称只是实行了前半句。"廿四风微花信渺,几番魂断渡僧桥"(《题油阊门外渡僧》),他是甘于三宿桑下,未免有情。"何当髡白首,重问祖师禅"(《庚午新正遣兴》),只不过是客套话。

  张中行的人生观一言以蔽之:"率性之谓道",语出《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他接受"率性之谓道",是基于人性之常,基于他对个体欲望本身的体察和认同。《流年碎影·童心》里坦言的好逸恶劳,一辈子的玉楼香泽之思,这些情感天性所赋,是他人生观念的坚实基础。张中行人生观来源的第二个层面,是家国不幸与本人的坎坷际遇使他习得了民间底层的隐忍和无奈。比如其自言信奉友人所说的"已经这样了,你愁还有什么用"、一个小学生所说的"惯了一样"等观念;再如此公动辄慨叹命运,小学毕业初次去考师范遇青龙湾大水决口未果、通县师范毕业去开滦煤矿考教师不中,都云若非如此,命运可能另一面目等等。其实率性之谓道所体现的"顺"的思想,已经隐含了忍和无奈的意思,只不过其所"顺"之无奈都是人性所欲的、快乐的,而由于环境不佳迫使所"忍"之无奈就是针对人性所不欲的、痛苦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中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张中行作品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