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张春桥 >> 正文

 

上将许世友与张春桥的“不解之缘”

蒋介石接到急报,根本不信,专门坐飞机到济南上空看了一圈。
 
陶勇是粟裕手下的第一战将,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区包括七战七捷在内的一系列大仗,他都是指挥员之一。粟裕曾说,不管多困难、多难打的仗,只要陶勇去,就能拿下。陶勇对海军前身华东海军的创建有巨大贡献,他也是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惟一出征过远洋的将军。许世友非常欣赏这位能征善战的小老乡。
 
躲到小镇荣巷的军部招待所40多天了,陆海空三军司令员在一起,目标太大,风声传了出去。无锡军管会打来紧急电话,说南京来了几百名造反派,扬言要活捉许世友。无锡又呆不住了,许世友边骂边翻地图,看了好一会儿,对军长尤太忠说,这里紧靠上海不安全,我还是到大别山去。六安至金寨间的独山,30年代我们红四方面军在那里打过好几仗,那里的地形我熟悉。一旦造反派追到那里,我可以上山打游击。
 
许世友给中央军委发了电报,说到大别山检查战备工作。
 
许世友叫陶勇和聂凤智和他一起走,陶勇要回上海,聂凤智要回南京。许世友说,怕什么?脑袋掉了碗大的疤,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两位爱将不想跟着许世友犯“错误”,还是执意回去。果不出许世友所料,他们回去都惨遭迫害。聂凤智受尽各种污辱,被打掉八颗牙齿,甚至被装进麻袋,要扔进长江。要不是许世友派警卫营半路“打劫”,聂凤智必死无疑。“文化大革命”后许世友对聂凤智说,叫你跟我走你不跟,逞英雄,回去当了狗熊吧?聂凤智不服,你当英雄是毛主席保你,你看那些老帅,死的死伤的伤,许世友不说话了。元帅贺龙最后躲进中南海,还是没有逃脱,被关进西山脚下的一间平房里,73岁含恨去世。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逃到中南海,又逃到卫戍区,最后还是“束手就擒”……
 
陶勇比聂凤智更惨,1967年1月21日,被害死在东海舰队招待所后院的井中,遗体还被打上黑叉。陶勇的八个孩子中四个大的参加了工作,四个小的跪着求许伯伯救命。一片哭声中,许世友的眼睛也湿透了,说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不管外面说什么,我要管!我希望你们考高中,考大学,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到地方去,你们都要遭殃,还是当兵吧。1967年不招兵,我的部队招兵。许世友把包括他自己孩子在内的40名落难子弟统统“锁”进“红色保险箱”。说我是从士兵打上来的,你们也要从最底层干起。他指着孩子们的新军装,你们都发“财”了,干不好,我把你们一个个都枪毙了。
 
十几年后,陶勇的儿子张小勇跪在许世友的灵前,放声大哭。

[NextPage]


 

 
许世友指挥吉普车开了一天,顺利开进了大别山。到路口,他跳下车,前后左右仔细观察了地形,命令机枪封锁,说谁敢登这个坡,格杀勿论。造反派追来,看见黑压压的枪口和“军事禁区,不得靠近”的大字,虚张声势喊过几句“打倒许世友”的口号,乖乖地退了回去。
 
许世友“名正言顺”住进了一二六医院(南京军区的后方医院),他给中央军委发了第二封电报,说他神经性呕吐,顺便到医院住院治疗。他知道,电报发给中央,让张春那些内奸看到,等于向造反派公开了自己的行踪。许世友不敢怠慢,登山头看地形,拟订武装自卫方案,在医院内外布置好部队,时刻准备战斗。暂时没有敌情,每天由他亲自教练警卫班少林拳。50米外挂上靶子,练习打手枪。枪不够,就到山里砍木棒,板凳也可以当武器。
 
狡兔三窟,大别山深处有三个军队单位。几天后,许世友搬到五局,晚上又突然搬到军区工程兵工区。许世友对工区主任柴树林说,什么造反派?土匪流,一旦被他们捉住,只有死路一条。你们工区人人都要拿枪,一旦造反派来了,咱们打一个小规模的淮海战役。柴树林说,首长,上边再三强调,开枪……行吗?许世友一愣,转口说,当然,上边的规定还要执行,真要开枪还要经中央军委批准。这样,过几天你派人到六安向军管会打招呼,要他们说服造反派,不要随便冲击工区和医院,不然碰到我老许的枪口下,叫他们站着进来躺着回去!
 
好家伙,竟敢武装对抗造反派。第三天晚上,中央文革的电话“杀”了过来。

许世友说,我有错误,在历次的军区党委会上做过检查,我是司令员,与他们没关。如果中央认为不行,我可以继续检查。但我是忠于毛主席的,把我烧成灰也是毛主席的人。……审查可以,不允许造反派搞人身污辱,国民党不行,造反派也不行。污辱我,这个矛盾就要转化,就是要转化。谁敢污辱我,我就打死他!……没什么冷静不冷静,我参加过七次敢死队,我怕什么?敢来就打死!……是我造反还是他们造反?我这是军事重地,部队听我的命令,保护我,我不同意,谁也休想来!中央文革让许世友去“参加”群众大会,许世友喊起来,我不去,我许世友要命有一条,受辱不答应!门外警卫班练拳的吼声响起,对方吓了一跳。许世友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我的卫兵在操练。……没什么意思,他们天天操练,一天没断过,军人就要常备不懈。
 
别看中央文革横行一时,但此时借给他们三个胆子也不敢进大别山。
 
放下电话,许世友走到门口,晃了一下,差点摔倒。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扶上病床。一检查,血压高的吓人,心脏也不好,还感冒了。几年前他到长江八卦州打野鸭子,卧几个小时的冰雪,还浑身冒汗。而现在初秋还远,他在屋里已经深感寒意,升起小火盆。女儿许桑园在医院当兵,专门护理他。望着父亲憔悴的面容,感觉父亲的精神也有些垮了。
 

 
毛主席上哪里去了?他老人家为何不出来讲讲话呢?许世友心烦意乱,昨天说开窗干什么,怕别人听不见?今天关了窗,又说天这么热,关窗干什么?连点气也不透,再憋,人都要憋坏了。1967年8月,许世友决定到北京找毛泽东去。他坐车到了合肥,李德生(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说,毛主席正在南巡(7月至9月),估计不久会采取新的决策,扭转目前的形势。这样,许世友又躲进大别山。
 
很快,毛泽东南巡到了上海,明确表示要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春桥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上将许世友与张春桥的“不解之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