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e >> 叶挺 >> 正文

 

没有授衔的元帅叶挺

将军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感到这次行动,比之北伐誓师,比之保卫武汉第一次反击国民党反革命军队的那次战斗,意义还更重大。”

    8月1日凌晨1时,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起义部队按照原定部署,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叶挺亲临战斗第一线,他将指挥部设在了战斗激烈的天主堂附近一所女子学校内,英明果断地指挥部队奋勇杀敌。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南昌城内的守敌被全部歼灭。叶挺统计战果如下:“至天明时即将南昌城肃清。贺龙所(部)获枪约2000支,子弹10万余发;我部获枪2000余支,共5000余支,子弹70万发,大炮数门。”南昌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

    8月1日上午,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党部代表联席会议。会议首先由叶挺代表起义总指挥部报告了南昌起义的经过和意义,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革命政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叶挺是25名委员之一。革命委员会任命叶挺兼代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参谋团成员。次日,南昌召开了有5万群众参加的庆祝南昌起义胜利大会。叶挺和全场群众一起,高呼“打倒反动军阀!”“完成国民革命!”等口号。从3日开始,起义部队按原计划挥师南下。为了进一步做好政治动员,叶挺在江西《工商报》发表了《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同志们,我们铁军过去光荣的历史,也是革命团结的结果。凡忠实以从事国民革命工作的人,都是我们最挚爱的战士,凡是假革命营私自利的军人,我们不管他手上是否撑着有青天白日的旗子,都是我们的敌人。”《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在官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励他们发扬铁军精神,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努力杀敌,再立新功。

    叶挺参与指挥的南昌起义,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揭开了土地革命的一页。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没有就地和农民运动相结合,而是按原定计划向广东进发,准备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再图北伐。由于长途行军,气候炎热,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遭敌人埋伏被击败。叶挺和周恩来、聂荣臻奉党的指示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叶挺又与张太雷、周文雍、叶剑英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叶挺担任了红军的总司令。由于共产国际代表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和进攻路线,叶挺的正确意见被否定,起义仅三天就失败了。

    广州起义失败,叶挺受到党内的指责和共产国际不公正的对待,被留党察看半年。他按捺不住自己倔强的个性,愤然离去,流亡海外,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辗转来到莫斯科,共产国际也不理他,又遭到“左”倾分子的冷遇,根本不允许他申诉。周恩来很理解他的处境,说“这件事我们应该给他申冤”。

 
临危受命组建新四军

    叶挺身在异国他乡,先是在德国呆了五年,后又移居澳门五年。但他一心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兴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民族面临深重的灾难,他决心回国参加抗战。蒋介石派人劝他到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要职,被他断然拒绝。他想的是抗日救国,不是升官发财。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满怀爱国热情,来到上海请缨杀敌、报效祖国。在上海期间,他偶遇周恩来,得知南方红军游击队将要改编。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叶挺找到正在上海指挥作战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老同学陈诚,表示愿意参加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他还建议改编后部队的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以继承铁军的光荣传统。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10月12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转发了蒋介石的命令,将南方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交新四军军长叶挺“编遣调用”。新四军的番号由此正式公布,这也就成为新四军成立的纪念日。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四军是在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救国的基础上平衡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从抗日救国的大局出发,提出要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拉下山进行改编,以便走上抗日救国最前线,实现直接对日作战,而蒋介石则是为了其统治的安宁和借对日作战来消灭异己。至于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之职,也颇具戏剧性。蒋介石之所以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是因为他不能允许共产党派人来当军长,他想派人去指挥由红军游击队改编过来的队伍,共产党又不会同意;而叶挺已经脱离共产党达十年之久,可能会听他的话,可以利用叶挺来控制这支部队。中共方面则考虑,共产党的军队是由党绝对领导的,“不许国民党插进一个人”。但共产党的提名人选,蒋介石又不肯任命。叶挺虽已脱党,但他是北伐名将,最重要的是要摸清他的政治态度。张闻天毛泽东发出电报,要求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博古、叶剑英征求叶挺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恢复党籍。叶挺表示:“在党的组织之外,但愿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决抗战到底。”叶挺也知道党中央的难处和对他不完全放心,又表示:“如果中共不同意,他可辞职。”10月15日,张闻天、毛泽东发出电报,在不干涉红军游击队改编后内部人事等条件下,才能同意叶挺指挥部队。19日,张闻天、毛泽东又电博古、叶剑英询问叶挺“是否可来延安及八路军总部接洽一次?”叶挺很高兴,愿意接受党中央的考察。11月3日,叶挺应邀到延安,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热烈欢迎。中共中央领导人与叶挺谈话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同意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8日,中共中央召开欢迎叶挺大会。毛泽东致欢迎词说:“我们为什么欢迎叶挺军长呢?因为他是大革命时代的北伐名将,因为他愿意担任我们的新四军军长,因为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叶挺在讲话中表示:“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叶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没有授衔的元帅叶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