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以后,她的孩子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很多的诗抄和笔记,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就是一个人在贫困中仍然保持美好的思想,仍然有创造能力,有非常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母亲非常成功,可能绝大多数人不认为她成功,因为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因此成功的意义是自己确定的。
网友:改行经商以后,是否能称得上初步的成功?
杨澜:我认为有了很好的开端,但是压力是非常大的,已经这么做了,就要好好地做下去。我想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恐怕我的工作时间比任何时间都要长。
网友:以后还有可能改行吗?
杨澜:我想我能够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我喜欢做的事情也已经非常明确,我只会在自己已经认定的目标范围内做事情。
目前来说,我觉得阳光文化已经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我们已经有几百个员工,大家都认同这样的理念,大家一起努力,我相信,这是我很长很长时间的一个平台。
网友:您提到工作很忙,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那还能给丈夫留出多少时间?
杨澜:给丈夫的时间可能比给孩子多一点,我们两个做同样的工作,比如出差的时候会一起去,旅行的时候会一起去,但是对孩子来说,我觉得非常有内疚感。这次在美国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的时候,她也提到了这一点,罪过,是每一个职业母亲的中间的名字。美国人有名有姓,还有一个中间的名字。
网友: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两个孩子。
杨澜:这也纯属私人话题,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网友:您现在非常出名,又很有钱,您的先生会不会感到不平衡?
杨澜:我觉得娶一个有名的太太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不太公平的事情。这个我先生可能比较有体会,比如人家会问你是杨先生吗?但是他可能也有心理平衡,因为在香港的时候,人家都叫我吴太太,一报还一报吧。钱的问题,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都热衷这个话题,但是我真的没有觉得这个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因为还处于创业的时期,是大量投资的时期。所以工作工作再工作是我目前的一个状态。
再说这个公司是我先生和我一起经营的一个理念,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一个事情,可以说是我们另外一个孩子,没有你的还是我的的概念。
主持人:如果把家庭比作一个公司,在您的家庭里面,您和您的先生谁是CEO,谁是CFO?
杨澜:都是他吧。在家庭里面说,他的工作比我花的时间更多一些,所以相对来说,家里的事情我管得更多一点,孩子的教育,家里的装修或者怎么样,基本上都属于我管辖的范围之内。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是COO。
杨澜:(大笑)对。
网友:在您小的时候,您的父母亲是如何对您进行教育的?
杨澜:这个问题太大了,几乎占了我十几年的时间,无法说清楚。独到之处就是老让我干家务,我在家里是独生女儿,他们觉得女儿太懒了,可能嫁不出去,所以有很多固定的家务是我做的,比如拖地、扫地,倒垃圾,打开水、换煤气都是我做的。高中的时候,家里买菜是我的事,他们给了我一个很自然的环境,我想他们对我最好的教育就是他们的感情非常融洽,我生长在一个非常紧密的家庭当中,一家三口关系非常紧密,到今天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在同龄的孩子们当中是不多的,我小时候天真地认为全世界的孩子都跟我们的家一样,成熟以后才知道这是非常幸运的。
主持人:这么说来,这种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您的先生吧?
杨澜:不是不是,现在我在家里不烧饭,有阿姨在烧。
网友:听说您的股票炒得很好,能不能介绍一下经验?
杨澜:虽然我和我先生是公司的大股东,但是我从来不炒股票。
网友:作为申奥大使,现在主要做什么?
杨澜:申奥大使在奥委会的考察团在北京考察的期间,我做了一个陈述报告,就是“奥林匹克主义与文化”,据说这个报告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我在七月份,去莫斯科投票,每个城市要做最后的陈述,我非常容幸地被选定为最后陈述人之一。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好,也不辜负奥申委对我的信任。
网友:平时是如何缓解工作压力的?
杨澜:吃好吃的呗。
听说女人压力大的时候,喜欢吃东西来补充能量,在这方面,我一般不亏待自己,而且我也不挑食。两种方法可以舒解压力,一是保持营养和休息,二是找朋友把你心中的压力说出来,不要压在心里。
网友:您提到阳光卫视主要是内容提供商,类似ICP,是不是这样?
杨澜:现在网上的东西重复性、低质的东西是很多的,我们不光是Internet ICP了,从传统的电视和新媒体来说我们都做。
主持人:窄带时期,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基本上是分离的,但是在宽带发展阶段,会出现运营商和内容商结合的趋势。据说您先生所在的天地数码公司和华东六省一市的有线网有接入方面的合作,将来和您的卫视的内容是否有结合的可能?
杨澜:我先生做过天地数码的首席执行官和副主席,他现在已经离开了那个工作,全心全意做阳光文化。如果从内容供应来说,他们可以是我们的顾客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的,也没有具体的合作项目。
主持人:很多人看好网络电视这个概念,认为代表电视发展的大方向,但是在美国,网络电视如AOL TV和WEB TV的发展并不很顺利,用户都相当有限。您对于网络电视将来在中国的发展怎么看?
杨澜:中国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中国,人口密度是非常高的,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如果平摊下去,实际比美国要便宜,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宽频用户,不发则矣,一发惊人,我相信有这样的可能性达到互补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相信做内容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不用花很多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