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就要公报私仇。鸿胪寺少卿陈延与杨素不太对付,按书上的话是“小有嫌隙”,按现在的说法,鸿胪寺应该是管一些外交方面的事情,有一次杨素便向文帝报告,陈延管辖的蕃客馆庭中有马粪,就这么一件小事儿,害的陈延挨了顿板子,差点被打死。
蔡磊:这样的事情反映的都是杨素在隋文帝面前一言九鼎的作用,为了把原来的太子拉下马,让杨广当上太子,宇文述、杨广他们要拉拢的,就是这么一个人。主意是宇文述出的,光出主意不算,他自己还主动请缨,说他可以去做这个工作,按宇文述的说法,他与杨素之弟杨约关系非常好,要让杨素加入自己这一伙,为自己出力就要先做杨约的工作。
蔡磊:杨约是杨素的异母兄弟,少时顽皮爬树,不幸坠地,别的倒没事儿,偏偏就摔坏了男人的根本,从此他性格大变,既内向沉静又好学强记,鬼点子特别多。杨素对这个弟弟的意见也非常重视,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弟弟商量。杨约也因为哥哥的权势和军功屡受封赏,当时他的职位是大理少卿。
蔡磊:宇文述进京首先要找的就是他。俩人既是同僚,又是赌友,久别重逢,自然少不得你来我往,吃喝玩乐。宇文述先将杨约邀到家中,喝完吃完,还又拿出珍玩器皿让杨约欣赏,下棋赌博,你要赢了这些东西就是你的。因为宇文述本来的目的就是通过杨约拉拢杨素,原本老于此道的宇文述便只输不赢,刚开始杨约也没反映过来,第一次赢了拿走了,第二次又赢了又拿走,几次三番之后,杨约好像有些明白了,就要问个究竟。宇文述也就开门见山了:这些东西不是我的,是晋王给的,他让我和你好好玩一玩,叙一叙。
蔡磊:杨约就问了,为什么呢?
蔡磊:宇文述先从为人臣子的处世之道说起,说辞极其明确,给人当臣子的当然要恪守本分,但有时候也要看当时的环境,所谓与时俱进,要敢于打破旧常规,以符合新道义,你要真这样做了,也不能说是不明智。这话说得比较含蓄,算是帽子,也是试探对方态度的意思。话说完了,宇文述看杨约并无太大反感,就继续往下表示,一层层的推心置腹,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谁不明白,皇上岁数大了,性情也和当初不一样了,撒手归天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儿了,你哥哥杨素当官,执掌朝政这么长时间,肯定也得罪了很多人,包括现在的皇太子杨勇他都得罪了,等老皇上一死,杨勇当了皇上,他该怎么办?你们家该怎么办?为了你们自己家着想,也应该把现太子废了,让晋王当太子,如果晋王真的当了太子,以后成了皇上,那你们一家的荣华富贵不就有了保证吗?
蔡磊:杨约一听,也有点儿道理,因为他早就在为家族命运担心,尽管哥哥现在在朝中掌握大权,但一掌权就要管事儿,一管事儿就难免得罪人,刚才宇文述说的这些他曾经也考虑过,所以回去后他就把宇文述的话告诉给了杨素。杨素虽然在平陈胜利后升任尚书右仆射,但还有个尚书左仆射,同时也是开国元勋的高熲挡在前面,这对早想专擅朝政的杨素既是威胁,也是障碍,更何况高熲还是现任太子的老岳丈,若现太子真能接班即位,老宰相就又成了国丈,杨素觉得高熲也得扳倒不可,琢磨来琢磨去,杨素想明白了。
蔡磊:想明白之后,杨素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始试探对皇后的意思,因为有些话他不好对皇上说,但他知道,皇后对皇上有时候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皇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杨素就开始从摸皇后的态度开始,试探想要摸清皇上的态度。有一次杨素正巧奉命入宫陪皇上皇后吃饭,席间仿佛不经意地说晋王如何忠孝,如何勤俭,如何礼贤下士,和当今皇上多么相象。他这边的试探,独孤皇后的反应非常直接:你说得太对了,我这个儿子实在是太孝顺了,每次听说我和皇上派人到他那儿去,不管派去的是什么人,哪怕是仆人,他都要远远地迎接,一说到和我们不在一块儿,他没有一次不哭的。而且他的媳妇儿也很好,我这边哪怕就是派去一个丫鬟,婢女,萧妃也和我的婢女一块儿同吃同住。这是皇后说的。
蔡磊:皇后对晋王和晋王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对杨勇和太子妃的评价一下就反了过来,尽管杨勇在他们跟前。按独孤皇后的说法,杨勇的妃子叫阿云,阿云不但让皇后不满意,皇上也不满意,但杨勇自己却非常喜欢,之所以皇后皇上不满意,是因为阿云出身的缘故,她的父亲是一个工匠和外面的妓女野合之后所生的阿云,由于这种出身,皇上也好、皇后也好,对阿云非常不满意,但杨勇死活要把这个人收在自己身边,而置明媒正娶的太子妃非常冷淡。
蔡磊:皇后、皇帝对杨勇在这件事上表现的非常反感,最后他说,我也很可怜小儿子阿么,我常常暗地里担心,万一我们将来死了,老大把他杀了怎么办?皇后的态度如此明确,杨素也就跟着慷慨激昂地愤怒起来,顺着皇后的语气开始谴责太子的无德无能,皇后看见杨素和自己如此一致,也很高兴,当场就拿出黄金送给他,把杨素引为知己的意思。从朝里来讲,对杨勇的合围之势算是形成了。
低调乖巧,设计害兄媚母
蔡磊: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他自己也非常得意,认为这五个儿子都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不可能像以前的皇子那样为了争皇位弄的家破人亡,他对这个事情非常自信,对自己的处理也非常满意,认为他的家不会重复以前朝代的悲剧。
蔡磊:他的五个儿子杨勇是太子,老二是晋王杨广,还有杨俊、杨秀、杨谅五个儿子。
蔡磊:先说老三杨俊。他是十一岁时被封为秦王的,翌年出任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加右武卫大将军,领兵关东。平陈时,任山南道行军总管,可能他当时干得还不错,隋文帝曾经专门嘉奖过他。人总是有弱点的,更何况是皇子们,平时又不是老打仗,天下太平却又大权在握,你不让他奢侈享乐他还能追求什么?大事儿有皇上管着,小事儿有下属处理,年轻的秦王一门心思只想风流快活,为了增加财路,他放钱收息,结果被人告发。那次追查的结果是一百多人被抓。
蔡磊:考虑到秦王的特殊身份,皇上并没有动他,以为把他身边放高利贷的人抓了对他就该是一个警告了吧,所谓敲山震虎嘛。结果秦王不知收敛,还是那样,而且他的宫室,吃穿用度,所有一切都显得非常豪华,隋文帝又是非常俭朴的人,看到他这样肯定非常不满意。除了这些,秦王杨俊还喜欢和女人打交道,除了吃喝玩乐,还整天泡在女人堆里风流快活,结果王妃崔氏吃醋了,有一次实在太生气了,就在秦王吃的瓜里下了毒,当然药量不太大,吃坏肚子让他跑不出去,也算是对他一个惩罚嘛,结果这个事情让皇上知道了,最后处理结果是下毒的王妃被赐死,秦王本人被免去所兼各职,成了一个空头王爷。
蔡磊:这样秦王就害怕了,赶紧向父皇母后悔过认错,隋文帝就指着他的鼻子骂:我辛辛苦苦挣下这么大一份家业,你是我的儿子,你真把我的家给败了,你说我该怎么收拾你?
蔡磊:王妃被赐死,自己又被罢官,向父皇母后求情还不被饶恕,被骂得狗血淋头,秦王真的自此一病不起。曾有大臣上表请求恢复秦王官职以示抚慰,杨坚坚决不许,后来秦王终于在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六月死了。
蔡磊:那时候隋文帝正在谋划改立太子,听说秦王病死,也就象征性的,礼仪性的哭了几声,就让把秦王埋了,把他生前所有那些让隋文帝看不过眼的东西尽毁,丧事从简,以为后世成例。还有人说,秦王到底是个王爷,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