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老师仙归,作为中国电影的大师级人物,影响不容低估。但今天,人们也许很难真正了解谢晋的遗产,了解谢晋何以成为谢晋。或者真正的谢晋是一个怎样的电影导演。他拍过《女篮五号》,更因《红色娘子军》奠定大师地位。而之后他经历了“文革”,经历了彷徨,直到《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谢晋才回到自己的电影本性之中。
今天时代的价值观和谢晋的时代无法同日而语,对于大师一词,人们也是说说而已,或许只会拿出他的几部作品赞叹一番,因为那些作品已经没有人怀疑。
应该怀疑的是人们能否真正评价谢晋,评价谢晋的作品。媒体可能会很重视《芙蓉镇》,因为那是一部几乎被封禁的而且是在新时期的电影作品。媒体也许会忽视他的《高山下的花环》,因为那是一部被认为已经在观念上超越的作品。但我愿意说,谢晋今天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今天已经很少像谢晋那样的有浓郁人文追求的电影人。
是否大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谢晋无论是在《红色娘子军》中,还是在《芙蓉镇》里,都在写人的解放,写个人生命的价值。谢晋以后,电影界已经被人性堕落的镜头改写版图了。谢晋没有标榜自己有什么宗教的思想,但谢晋的灵魂深处,人性价值十分自然。正是这份人性价值,让谢晋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思想解放运动电影界的旗手。
在《天云山传奇》里,谢晋用以否定过去的年代的,并不是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而是普世价值中的人性的真善美。影片中塑造了一个自我牺牲的女主人公冯晴岚,她的人格力量超出了任何一个特定的时代。也许《芙蓉镇》的人性刻画最深刻,但《天云山传奇》的人性追求最崇高。当我们后来看到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中乡亲们抬着“父亲”的灵柩,踏着风雪泥泞之路返回村庄的画面时,如果你能想起冯晴岚也曾在风雪中拖着男主人公,一个被同样打成右派的男主人公回家的画面,你就会知道谢晋所以不朽,就因为在晚他20年之后的名气更大的大师身上,一样追求同样的人性价值。
但谢晋却因此成为了那个年代中,最敢于鞭挞假丑恶,鞭挞无耻与卑鄙,鞭挞罪恶的年代的有思想的大师。谢晋一生都在渴望表达人性的美好,憎恨禁锢人性、摧残人性的恶行。这就是谢晋的遗产。
□肖尔斯(资深电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