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1916-1985),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长征中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委,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大建树。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肖华与四位作曲家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生茂、唐诃、肖华、晨耕、遇秋。
关于长征,美国记者斯诺曾说:“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全部写出来的。”在长征胜利30年后的1965年,12首“三七句、四八开”的系列组诗横空出世,这就是《长征组诗》。其中10首被谱曲传唱,一唱就是40余年,这就是《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组诗的作者就是12岁参加革命、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19岁任红一军团二师政委的一代儒将―――肖华将军。
作为《长征组歌》的表演者、研究者,战友文工团艺术指导马子跃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一段40年前发生的、鲜为人知的往事―――
说起第一次见到心目中的“传奇将军”肖华,尽管岁月已过去40多年,马子跃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长征组歌》中最年轻的演员,当时20来岁的马子跃深为长征精神所感动,也听过不少肖华将军的传奇经历,特别崇拜他,十分想见到他。但肖华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一个小小的新兵哪能说见就见了?但是,就在《长征组歌》即将公演的时候,他的梦想居然实现了!
1965年7月19日,天津人民会堂,肖华第一次审看《长征组歌》排演。那天马子跃和大多数演职员一样,第一次见到了肖华将军。天热极了,剧场里别说空调,连电扇都没有。就在这样的闷热中,肖华将军和夫人王新兰却看得十分投入。
演完后,肖华将军在夫人搀扶下走上舞台。有人搬来一把椅子请他坐下。他看了看演员们被汗水湿透的演出服,转头对团长晨耕说:“你让演员们把演出服脱了,也都坐下吧。”
马子跃回忆说:“当时将军的平易近人让大家很是感动。”
肖华说,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战斗员和指挥员,他觉得有一种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在推动着他写《长征组诗》。所以,他一定要写出来让战士们演唱,让所有的人了解长征的故事,牢记长征精神。他对演员们说:“你们唱得不错,但是如果你们了解了长征就会唱得更好!”当时团里合唱队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所以大家对于长征并没有那种切肤的、深刻的体会。
肖华将军随后说:“长征这段历史是十分感人的。我在写《长征组诗》的时候,泪水经常打湿手稿。每每我写到最艰苦的地方,就回想起那些与我一起长征过的战友,他们有的已经牺牲了。”说到这里肖华哽咽了,演员也掉下了眼泪。
“将军告诉我们,他写大转移时流了泪,写大转折时流了泪,写大会师时也流下了眼泪。”马子跃语速很慢。
那天,肖华将军对全体演员说:“是三十年来一直撞击我心灵的东西让我写出这组诗来。这组诗是有剧情的,必须带着真情实感来唱,才能更好地表现它。比如你们演唱第一曲《告别》时,不应该过于激奋、昂扬。因为当时离开苏区的时候,红军的情绪是不想离开、不忍离开、又不得不离开。你们在处理这一段时,情绪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