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江西籍的三位上将之一,以文韬武略勇冠全军、闻名遐迩。让他的英名长留人间的,不仅是“红小鬼”的大器早成,还有他那史诗般的光辉篇章———《长征组歌》。
1916年,肖华出生在江西兴国县东街肖屋村一个贫苦的工人家里。14岁的肖华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横溢的才华,使他成为名噪一时的将军诗人。肖华的名字,是与60年代他创作的轰动一时的《长征组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西子湖畔不眠夜
1964年2月,肖华患了肝炎。正是这一原因,肖华才有闲暇来到人间天堂杭州市的西子湖畔养病。景色如画的西湖深深触动这位才子的心思。
由于肖华过去经常写些诗歌和歌词,是颇负盛名的将军诗人,一些文艺界的同志在红军长征3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多次约他写些有关长征的作品。肖华便利用养病的时间,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对长征来一次集中的概括和总结。为了歌颂长征的伟大胜利,歌颂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歌颂艰苦奋斗、英勇卓绝的革命英雄主义,为了缅怀在长征途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为了教育人民和子孙后代,他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极大的创作热情,以抱病之躯,毅然开始了以长征为主题的诗歌创作。这是他文学创作的一次“长征”!
当这一创作理念涌上心头后,肖华就开始进入一种诗人的创作境界。这期间,他住的那座小楼里,灯火长明。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连续十余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脑海里总是映现出长征的一幕幕战斗场面。为了用诗歌这一文学形式来真实反映长征这一人间奇迹,肖华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步骤地进行着艰苦的构思。他把自己的感情和精力全部倾注到了创作之中。他学习了毛泽东的有关著作,以此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他还认真阅读了毛泽东有关长征的一些诗词,刘伯承元帅的《回顾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