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以来第一次写悼文,我愿写给他,我推崇的、对我影响巨大的他。
今天上午,我在一个会议上收到了一位挚友的信息:敬爱的陈虻先生,昨夜在肿瘤医院不幸去世!天妒英才!——读罢愕然,思绪已无法被那重要的会议所牵回,泪水在眼眶中转着。
“虻”这个字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著名文学作品《牛虻》,《牛虻》影响我至今,还有一个就是陈虻。那是一天,打开电视,一下子就被那深沉平实又亲切的话语所打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高、大、全的人物和高、大、全式的语言充斥电视的时候,这挡节目的出现令人春风扑面,耳目一新。于是,每天看这十分钟的故事便成了我美妙的享受,同时也记住了这档节目的创作者陈虻先生。
后来我间接的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比如他是著名电视栏目《东方时空》的参与者之一;1996年他就获得了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之后他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那一阵子《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也是最红火的时期。我还读了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向他的妻子、向他的父亲、向他的朋友去读。向朋友、家人一样去关注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一切都来得那么直接,那么带有根本性。”了解了他的这些,我再继续每天如一的看《生活空间》的同时,也特别想见到他。
他的理念和他的实践太和我意了。我始终认为,把自己的工作对象当家人当朋友一样地看待,少有利益的计较,少有人事的纠纷,家庭般的温暖该是多美好的事啊!我还认为,把好话说好始终是我们的一大难题。虽然我们的媒体通篇都是好话,我们的政府也的确做了太多的好事,我们也有很强大的宣传力量,但是好话并未全说好,甚至好话坏说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我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做着这样的追求和努力,但不漂亮;陈虻在他的岗位上也做着这样的追求和努力,真漂亮。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句广告语无数个生活片段,搭建起中国社会的生活空间,弘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多好啊!
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在一次会议上,我见到了他。那次会议的内容我已全然忘记,但他不修边幅的模样、长发披肩的艺术气质和与你讲话时娓娓道来的感觉,都深深印在了我脑海中。会后,我们交换了名片,适度表达了各自对对方敬仰之情,并且相约一定再找机会深聊。后来,我还收到过他的信息,了解一件具体事情。事情不大,我却把它当作大事情来办,认认真真地给了他回复,他十分感谢,并再次相约相聚。
后来,《生活空间》没有了,我喜欢的《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也与以前的不同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也不再出现了,陈虻也好像消失了。再后来,我听说他病了,没想到病得这么重,更没想到这么快的就走了!
把好话说好的人不多,方永刚是一位。把枯燥的思想政治课讲述得那样让学生喜欢,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肯定,并在他病中亲自看望。陈虻也是一位,把正面宣传的节目做得那样平实动人,那样让人惦记,可惜,他才47岁就走了!
他的官位不够高,他的钱也不够多,他的名气与许多央视大腕们比也远不如,但我把平生第一篇悼文献给他,献给他追求的理念和实践,为他,更是坚定我自己。
陈虻,我的好兄弟,我们再也不会有相约的机会了;陈虻,天堂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