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洪文 >> 正文

 

安亭事件与王洪文其人

p;   11月12日上午8点,张春桥在王洪文等人陪同下,坐着一辆大卡车驶达安亭车站。张春站在卡车上又一次宣读了陈伯达给安亭上海工人的电报,动员工人返回上海,王洪文在一旁帮腔。造反派见王洪文变了态度,有人爬上卡车抢过话筒大骂:王洪文滚他妈的蛋!”一通乱哄哄的吵闹之后,王洪文带着大部分造反队员返回上海。耿金章不服气,率领一千余人继续步行北上。

    下午4点多,张春也返回上海。

    市委为了团结造反队员,稳定局势,发专门的文件,要求各单位对回厂工人“表示欢迎”,对他们“不要指责,不要扣帽子”。

    事情该平息了吧?不,更大的风波还在后头。 
 
11月13日晨,张春桥的心腹、原市委写作班子支部书记徐景贤找到张春桥,说黄金海等带领的那批造反队员不肯回厂,集中在文广场,要求和张春桥谈判。张春接受了谈判求。

    市委得知张春桥要谈判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常委会,张春也参加了。会上,市委对“工总司”可能提出的各种要求逐一行了设想和研究,得出一致意见:

    决不能承认由一小撮社会渣滓控制的全市性跨行业的“工总司”是革命群众组织;

    决不能承认这些人在北站强行登车、在安亭卧轨拦截第14次列车是革命行动。

    会上,张春没有示任何不同意见。

    荻秋同志对张春一贯阴一套阳一套的作风是早有警惕的,因此在会议进行当中,他给北京当时主持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的陶铸同志打电话,汇报了市委处理“工总司”问题的意见,并请中央指示。在获得了陶铸同志的肯定后,荻秋同志一边听电话,一边作了记录,又特地叫张春直听了一遍陶铸同志的指示,免得他日后又不认账。

    张春在电话中表示,要按陶铸同志指示和市委意办。可是话音未落,一离开会场,他搞的完全是另一套了。

    下午2点,张春桥来到文化广场,与潘国平、王洪文、首都红卫兵和交大代表十余人进行了谈判。张先吹嘘自己是中央革派来的,执行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接着吹嘘陈伯达是“马列主义理论家”,陈给安亭车站的电报是在听了上海市委的片面汇报后发的,是受骗上当。他声称自己这次到上海,到安亭车站,接触了大量造反工人,亲听了他们的“控诉”,看了安亭车站现场,才了解了全面的情况。他表示回北京后,一定向陈伯达说明他所看到的情况,相信他们对此会有一致看法。在“工总司”头头王洪文、潘国平等的要求下,张春在“工总司”提出的五项要求上签了名,写上“同意”字样。

    “工总司”的五项要求是:

    一、 承认“上海工人命造反总司令部”是革命的合法组织;

    二、 承认11月9日大会以及工人被迫上京控告是革命行动;

    三、 这次事件所造成的后果,由华东局、上海市委负完全责任;

    四、 曹荻秋必须向群众作公开检查;

    五、 对“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今后的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方便。

    这是完全无理的五项要求,是贼喊捉贼的五项要求,是充满盗逻辑的五项要求,它与中央指示、与市委讨论的精神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参加了市委会并在会上同意了市委决定的张春,居然大笔一挥:“同意”。

    签完名还不够,张春又登台对台下的造反队员讲了话。他说:“我完全同意‘工总司’的五项要求”,“有的同志关心我的安全问题,不认为你们是坏人,如果认为你们是坏人,我就不会一个人到安亭去啦!”

    张春就这样把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洪文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安亭事件与王洪文其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