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史为鉴:“同治中兴”三十年
|
晚清:只有“中兴”失败才会有政改 [淘股吧] 甲午战争是今人讨论不完的话题。常见有人痛心疾首:世界第七的大清海军怎么就打不过小日本呢? 其实,当时的大清君臣们也是不信这个邪,因而战前自信满满。《走向共和》中,在李鸿章谈到日本威胁时,慈禧只说了一句话: “日本蕞尔小邦,不足为惧。” 等到战争已迫在眉睫,李鸿章在朝堂上为北洋水师诉苦,立刻遭到光绪帝的严斥: “不是远东第一强大之舰队吗?怎么连小日本都打不赢了?” 而新科状元张謇对李鸿章还有一番诘问: “李中堂畏敌如虎,却有一番理论。且不说我大清朝是不是体弱多病?就只我与倭寇当前争端而言,彼曲我直,理直者气壮,气壮者斗志昂扬!以我斗志昂扬的正义之师,敌彼失道寡助的无耻之徒,又怎么能够不稳操胜券?” 张状元此言,今人看来迂腐之极,其实,也只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之类的论调。 总结当时清廷的主战派观点,大清无论是国力、军事、还是道义,对日本都占有制高点,应能战而胜之。 可是,一个靠割地赔款维持统治的朝廷,哪来的这般自信呢?究其根源,就在于大清正陶醉在“同治中兴”三十年的成就中。甲午战前,慈禧坚持大操大办六十岁生日的“万寿庆典”,理由就是: “如果办寒碜了,怎么个体现我大清河晏海清国泰民安?同治中兴以来的兴旺气象又跑到哪里去了?” “同治中兴”始自慈禧垂帘听政后,当时太平天国造成的十几年的浩劫刚开始平息,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清廷执政的合法性也受到挑战。以慈禧为核心的清廷不得不采取一些改革举措来恢复经济,恢复文化事业,更重要的是恢复清王朝稳定的执政大局。 于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开始登场。湖北枪炮厂、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工企业陆续建立;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业也开始兴办;新式的铁甲军舰、钢甲军舰不断被购买回国;海军傲视亚洲,陆军战斗力也有所提升。三十年间,这一番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举世惊叹,一个世界强国似乎正在崛起。 一八九一年,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六舰访日,军容之盛,国际侧目。清廷若派记者随行,当写出:“日本海军司令一言不发:清国水师不可战胜”之类的报道。 不过,这三十年的“中兴”却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应当与洋务运动配套的政治改革,一直无实际动静。相反,清廷对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就连最开明的李鸿章也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于是在经济转好、社会日渐稳定之后,“国学”得到了统治者大力推崇。平乱后,清廷第一步就是恢复开科取土,重建书院并刊印儒家经书。科举中还增加取录名额,进士中榜比率增至18%以上。大兴科举笼络了知识分子,提倡传统的意识形态又有利于稳固清廷的执政地位。 由于有了“同治中兴”的成绩单,慈禧和她控制的清廷似乎又获得了执政的合法性。还有配备了洋枪洋炮的军队,“攻虽不足,守实有余”,在手无寸铁的民众面前犹如钢铁长城。几千年“国学”的意识形态又在美化这一专制体制。如此一来,对内,清廷原本岌岌可危的执政地位似乎又变得坚不可摧;对外,似乎越来越有“大清可以说不”的自信。 此形势下,站在清廷角度,政治改革自然多余,且有自找麻烦之弊。所以,即使有少数卓识远虑的官员,他的声音也出不了太和殿,更别提要出紫禁城。至于民间像康有为之类的知识分子呼吁宪政改革,更是人微言轻。而普通百姓,更不知政改为何物。或许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现状不满却不知路在何方;还有人正沉浸在大国崛起的美梦里;甚至还有些人会对康有为之流说:瞎折腾什么,好容易才吃上几碗安生饭。 总之,笼罩在“同治中兴”神话中的大清,民众缺乏要求政改的强烈呼声,统治集团内部则更无政改的迫切感,还对这种将洋务运动与保守的皇权专制结合的特色体制而颇为自得。直到甲午战争的来临。 甲午中日一战,大清海军尚可抵挡一阵,陆军基本一触即溃。所以胜负实在没有侥幸。梁启超对此战评论说: “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甲午一役也是未战前就决之。体现整体国力的那张“同治中兴”的成绩单,其实也是一张好看的窗户纸而已。 军事方面,虽然花巨资买来一只世界第七的舰队,但是尖端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舰只,仍然不能自己制造,只能购买外国的。自己建立的军工厂只能生产相对落后的仿制的“山寨版”武器。至于军人,则是素质低下、纪律涣散,更无法跟外军相比。 经济方面,建立的骨干企业都是官办,后来是官商督办。这些企业虽有民间股份,却是政府派员来管理。虽然政府赋予这些企业以垄断一些行业的特权,但却由于产权不清晰,内部裙带关系、派系斗争、损公肥私及不思进取的风气严重,在同外资的竞争中,往往以亏损告终。 比如,轮船招商局一开办,李鸿章就为其争取到了运送漕粮的专权。在朝廷支助下,这个大国企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但英国随之扩大经营在华的航运事业,而招商局的经理们却忙于中饱私囊,公司的营业乃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将中国国内航运业的龙头地位拱手让给了英国人。 《走向共和》中,张之洞兴办的汉阳铁厂,则遇到了产品质次价高的瓶颈,辜鸿铭拿着《泰晤士报》念道: “曾经被称为中国匹兹堡的湖北汉阳铁厂无疑正经历着它的危机时刻,而它的危机却是由它的创建人,著名的改革家张之洞总督所造成的。这位总督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建立起了这座远东最大的铁厂,又以同样的无知和专横使得它濒于倒闭。一个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这位总督以中国地大物博为理由,拒绝预先化验铁矿石,结果购置的高炉不能排除铁矿中的磷质,炼出来的铁材极易折裂。虽然目前中国有好几条铁路正动工修建,但没有人敢要汉阳铁厂生产的铁轨……” 这些腐朽的官办企业与外资经过多年的争斗,尽管靠朝廷不断输血、给政策,结果都是纷纷败阵。相反,由于垄断,压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使得大量从事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失业。 税收倒是节节攀升。虽然清廷为了安抚农民,一直执行农业税“永不加赋”的惠民政策,但是却增加了“厘金”等盘剥手段,再加上被迫开展对外贸易,政府税收逐年增加。但问题是,支付赔款、增加军费、官办企业……朝廷还要修圆明园、颐和园、办万寿庆典,还有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吏日益的奢靡腐败,反倒是让财政捉襟见肘,常常入不敷出。 由于没有匹配的政治体制,“同治中兴”只造就了大清国表面繁荣,实现了畸形的发展。结果既没有藏富于民,也没有藏富于国,却是藏富于官。 俯瞰历史长河,“同治中兴”中的这一段历史,特别是洋务运动,无疑是中国的进步,但实际上也只是有限的进步,还远不是什么伟大的成就。而且,这张“中兴”的成绩单,却日渐变成了阻碍中国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 但是,如果遇到严重的危机事件,这件皇帝的新装就注定会真相大白。历史的事实是:那个揭穿了真相的孩子就是日本人。 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的较量,更是大清特色的皇权专制体制与西方宪政体制的较量。结果,这个长期以华为师的“蕞尔小邦”,立宪改革仅仅三十年,就打败了正在“大国崛起”的天朝。“同治中兴”的画皮被血淋淋地撕开了,大清特色的皇权专制体制颜面丧尽。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同治中兴”的神话还会继续维持着,但是,一个专制王朝的末期,危机总是不缺乏的。对于较封闭的古代中国,费正清总结说: 各朝各代大凡在开国100年内就会遇上棘手的财政团难。这时就会出现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变革,有时暂时起些作用。百官贪污腐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就导致行政效率下降,而党争亦越发激烈起来。对朝廷心怀二志者在政治、经济上更趋独立并且日益恣行无忌。政府为了弥合财政逆差,只好增收赋税,结果往往使百姓不堪重负。由于国库空虚,导致水渠、河堤年久失修,粮食歉收时节政府无力赈济灾民,结果饥谨横行,于是各地盗匪蜂起并最终爆发农民起义。由于无力发放军饷,边境防守亦开始崩溃。各地军政大员纷纷拥兵自立,于是朝廷垮台完事。之后各方混战—场,吐旧纳新,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朝代循环。 而对于渐趋融入国际社会的清王朝来说,除了依然存在内乱的隐患,对外往来愈多,两种不同的体制的矛盾也就越尖锐。所以“中日必有一战”“中美必有一战”“中英必有一战”……未必都是军事冲突,但是严重的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 不管是内患还是外患,只要严重的危机到来,专制政权“中兴”的神话就一定会破灭。而只有这个神话破灭,当局才可能为自保而进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甲午战争后,真相就瞬时暴露在清国民众面前。于是激起了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十八省进京举人“公车上书”。随后“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雨后春笋,民间办报办学也是春风吹又生。庶民问政、关心国事变成了风尚,改制维新被普遍认为是国家必走之路。统治集团内部,张之洞、翁同龢等人也积极号召变法,李鸿章后来甚至以“康党”自诩。 “中兴”失败,已经使得清廷的执政合法性再次遭受强烈质疑,如果还对朝野的强大的政改呼声置之不理,清廷恐怕又将沦入风雨飘摇中。于是,在慈禧默许下,光绪帝开始考虑政改。中国这艘古老的巨轮,在停泊多年后,终于又准备拔起船锚。 “中兴”失败是当时大清的悲剧,但对于整个中国的进步,却未必是坏事。这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同治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以史为鉴:“同治中兴”三十年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同治皇帝驾崩 皇后为何吞金自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