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T >> tan >> 檀道济 >> 正文

 

“唱筹计粮”檀道济

     檀道济(?-436),南朝宋名将。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被杀时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自幼父母双亡,与兄姊流寓京口。晋安帝隆安末年,随刘裕镇压孙恩、平定桓玄之乱,以军功先后封吴兴县五等侯、作唐县男。

 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后秦,檀道济为冠军将军,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引军沿淮水、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发。檀军先抵项城,后秦守将姚掌不战而降,但在进攻新蔡(今属河南)时,遭到了后秦大将董遵的顽强扺抗。檀道济督军猛攻,破其城,杀董遵,继而攻克许昌,擒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利用军威大振之机,檀道济乘胜前进,拔阳城,克荥阳,直抵成皋(今河南荥阳)。秦征南将军姚洸屯戍洛阳,急向关中乞求援兵。姚泓派将姚益男领一万人马星夜赶赴往救。可援军尚未到达,檀道济已攻下成皋,并会同其它部队,四面环攻洛阳。姚洸孤军难守,只得开城门率四千兵卒出降。

 对这些俘虏,晋将纷纷主张杀掉,以壮军威,檀道济却不同意。他说:「王师北征是为了吊民伐罪,怎好枉杀?」他下令尽数释放俘虏,让他们回归乡里,并申明晋军入城后,应严明纪律,不得扰民。

 次年三月,刘裕让毛修之留镇洛阳,令檀道济率师继续西进。王镇恶克渑池,抵潼关。檀道济和沈林子渡河北击,进攻蒲(今山西永济),想以此绕过潼关,进入关中。但后秦守军战斗力甚强,城坚难下。檀道济不得不回军河南,会同王镇恶合攻潼关。后秦太宰姚绍率军五万援救,开关出战。晋军奋击,杀伤秦军千余人。秦军受挫后退驻定城(今陜西华阴东),据险固守。相拒数月,姚绍病死军中。秦军失去主将,无心战守。八月,王镇恶率舟师由黄河入渭水,至渭登岸,破后秦军。姚泓出城投降,后秦灭亡。

 檀道济世居京口,少年时就随着两个兄长投奔了刘裕,算得上刘裕创业的"元从",在和桓氏余党、徐道覆等的不断战争中,成长起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晋义熙十二年,刘裕北伐姚秦,道济为前锋,且战且前,遂进破洛阳,当时有人劝他将俘虏一起杀死以为"京观"(把杀死的人堆成一个大堆),以壮军威,檀道济说:"吊民伐罪,正在今日。"将其全部释放。"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为刘裕下一步进关中,灭姚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刘裕回江南,所留大军先自相残杀后为赫连勃勃所败,丧亡殆尽,猛将多死,檀道济也成为刘宋仅存的宿将。

 刘裕得国两年后病死,临终指定顾命大臣四员: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檀道济作为四人中唯一的武人,实际上成为刘裕为儿子安排的最高军事顾问。而刘裕在最后与太子交底时,对檀道济作了一个评价:有干才,然无远略。也就是缺少一些政治抱负和眼光,然也因如此才会被雄才大略的刘裕放心地留给儿子。也就是这一点,使檀道济在日后几个关键时刻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悲剧命运。

 刘裕死后,徐傅等人居中用事,而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驻在京口。未久,因少帝失政,徐羡之等图谋废立,以檀道济威名素著,宫省所服,招其进京。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对于废立,檀道济开始并不赞成,后来不知为何,却参加了行动,保障了政变的顺利进行。人臣废立,若不最后篡位,得善终者自古寥寥,好象只有霍光一人,就是霍光,死后不久就全家族灭。当此际,岂可不慎。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四个人举大事,倒未必有自据天下之意,否则也不会引年长而能干的刘义隆即位。但恐惧之心还是有的,于是在刘义隆未到之时,先委谢晦任荆州刺史,这样徐傅二人居中,谢晦据上游,檀道济在京口,各拥强兵,一旦有事,上下齐发,可保必胜。

 元嘉三年,刘义隆羽翼已成,欲诛徐傅等人。虽然自己的帝位因其而来,但此等人若在,如汉宣帝所言---"如芒刺在背",岂可不诛?然而,杀徐傅易,除谢檀二人却不简单,这时刘义隆作了一个英明的决策:招檀道济,以讨谢晦。对此,人人反对,而檀道济果来,这时,对于檀道济也是一个关键的选择。依常理而论,刘义隆要杀徐傅等人,是因为他们废立,杀害少帝,檀道济本是同犯,当此时,必惧同诛而与徐傅等人协力造反,而刘义隆认为"本非创谋,抚而使之,必将无虑",现在已不知道檀道济当时的想法,大概是和徐傅等人本不同心,废少帝乃为保护刘宋大业不堕,刘义隆既然不咎既往,自当倾心为用吧。"道济至之明日,上诛(徐)羡之、(傅)亮",而谢晦果然起兵向阙,对此,檀道济胸有成竹:"臣昔与谢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难与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外讨,必未阵而禽。"算人何长,算己何短!

 元嘉三年二月,谢晦于彭城洲(即彭城矶,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破到彦之的前军,随即向宋文帝上表,先夸耀其旗开得胜,继而提出若干条件,说若能照准,便勒众旋师。表文刚送走,即闻檀道济大军已溯江而上和到彦之会师,大惧,出外远眺,见迎面战舰不多,又复轻视。当夜,东风大起,檀道济部所有大小船只进至忌置洲尾(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风帆齐举,首尾相接,顿时遮蔽了整个长江江面,第二天,谢晦军见此军威,又素服檀道济之能,顷刻溃散,谢晦就此败亡,檀道济不战而胜。平谢晦后,檀道济被调离京口,迁征南大将军、江州(今九江)刺史,由此也可看出朝廷对他的疑忌。

元嘉七年(430),为解除北魏对宋的威胁,文帝命檀道济统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檀道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唱筹计粮”檀道济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