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传强 张娜
在仲宫南部有一座山峰秀丽、林木葱郁的太甲山。太甲山七座山峰巍峨端庄,姿态各异,其中最挺拔的一座山峰被当地村民称为“太甲陵”。传说,这座险峻的山峰上埋藏着一个大秘密——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国君太甲的坟墓就在此地。
究竟这只是传说,还是事实?近日,记者一行攀上太甲陵顶一探究竟!
荒废的古寺与摩崖石刻
仲宫大桥往东约三四里的路程,从一个叫东郭而的小村子里取道向南。一群连绵巍峨的山峰尽显眼前,太甲山到了。
把车停在山脚下昔日的南泉寺边,仰头望去,山峰垂直而突兀地立在我们面前,在陡峭高大的山峰脚下,人显得像蚁虫一样。
南泉寺主体建筑早已消失,只有一座古朴沧桑的钟楼还留有当年印记。我们望着太甲山七座高耸的山峰犹豫着,猜测着太甲陵可能存在的位置。
在南泉寺的遗址上,新建有一家饭店,一位员工告诉我们,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太甲陵在最高的山峰上。他看了看我们一身行头,说:“想登上山去,你们恐怕得费劲啦!”
我们正是冲着这座山来的,怎会因为困难而放弃?
山路确实崎岖难行,由于山上常年流淌着泉水,更是平添了湿滑。山上的树木很茂盛,半人高的野草仿佛让人置身大草原,看看身边,就连石头缝里也长满了野草。
大块的石头很多,明显的石质山体。40多分钟以后,我们大概已经到了半山腰的位置。在一个缓坡处,凿得光滑的石壁上蓦然出现了三尊雕刻精美的摩崖石刻佛像。栩栩如生的佛像顿时把我们吸引住了。
等到大家看完了佛像,才突然意识到山路仿佛已经走到了尽头,四周看起来已经没有路。
南面是陡峭的摩崖石刻山壁,北面是悬崖,向西走几步竟又是悬崖。难道只能沿着来时的路返回?我们不甘心放弃传说中的太甲陵。一定还有路!
经过仔细查找,我们从佛像后面的一处断崖上发现了一条很不显眼的小径。
我们四肢并用,顺着小径艰难地爬行着。这里的树木更加茂密,土壤也变得松软。一些大石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很平整、光滑,有明显人工凿过的痕迹;有的甚至在断裂处有抹过的痕迹;也有的是几块石头垒在一起,像台阶一般。
因此我们怀疑,这里原来可能建有庙宇。
一般王室贵族的坟墓,总是在墓上建有庙宇。古时的人对庙宇很尊重,常常上香祈福。盗墓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要挖墓,必要先毁庙。
如果这里真有庙宇的话,那太甲陵建在此处更有了一个确切的证据。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一个问题:越往山顶走,土壤渐渐由满是石块的生土变成暗褐色的熟土,土壤被翻动、使用过的痕迹愈加明显。并且,原来的石质山体在山顶处已经成了土质山体。
土山顶上的俩盗洞
又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山顶。
山顶上的松柏茂密异常,一人高的杂草“呼呼生风”。我们仔细地寻找着,终于发现了两个大洞。
其中的一个坑洞深约2米,洞的四壁上长满了青苔,洞底的一些杂草、树枝和松土显示,这个洞是人为挖开又是人为填上的。另一个坑洞的情况基本也如此,相比第一个坑洞要浅一些。拿树枝使劲往洞底插了插,土很松。
根据情况判断,这两个坑洞很有可能是人为盗墓所挖,至于他们到底挖到过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想起山脚下种树大爷的话:“前几年有人上山盗墓,在山顶上挖洞,结果越往深里挖,土就塌陷得越多,后来人们就不敢再挖了。但也有人说太甲陵早就被人盗光了。”
除了这两个坑洞,我们转遍了整个山头,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能显示这里有太甲陵的有关证据。如果没有太甲陵,那又怎会有人上山盗墓?难道只是“传说”惹得祸?
我们先来看看太甲陵的传说!
太甲墓葬的传说
史载,太甲是商代汤王的嫡长孙,生卒年不详。太甲是商代的第四位国君,共在位23年,病死后葬于历城(今济南仲宫镇)。
有一个关于太甲陵的传说很有趣。相传太甲的儿子非常不孝,从来不肯听父亲的话。太甲让他往东他就偏往西,让他打狗他就偏撵鸡。太甲为了教育好这个儿子,和他生了一辈子的气,无奈最终还是没有成效。
直到太甲临死,找风水先生给他挑了块好墓地,就在山下南泉边上。太甲考虑到儿子总是和他对着干,便告诉儿子说,一定要把自己的坟墓建在山顶上,言外之意是期待着儿子将他葬在山下的南泉边上。
交待完毕,太甲放心地闭上了眼。可没想到,儿子在父亲死后幡然悔悟,觉得大半辈子愧对父亲,心想:“父亲活着的时候从没听过他一次,死了就听他这一回吧!”于是,他就按照太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