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格拜访中国市场 能否重振索尼
小泉参拜:不会影响索尼中国业务?
在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斯金格说:“音乐、娱乐、游戏,对索尼来说这三个领域缺一不可。”巧的是,就在霍华德·斯金格举行访华媒体见面会的当天,小泉纯一郎再度参拜靖国神社。距离会址北京国际俱乐部几十米外,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口,聚集着游行的人群,抗议小泉此举。
不过,在中日关系日益敏感的当口,日本电器巨头索尼的老板显得一点也不担心。霍华德·斯金格的语气轻松,而且面带微笑。他说道:“索尼70%的业务在日本以外的市场。我们完全是一家商业运营的企业,跟政治没有关系。”言外之意,如果有人把索尼单纯地看为一家日本企业,恐怕有些偏颇。至少他作为首席执行官,对索尼的全球性深信不疑。
目前,索尼全球70%的员工是非日本籍员工,40%的股票投资人来自海外。在中国,索尼的21500名员工中,98%以上是中国人。索尼2004年在中国销售的近100种产品中,90%以上是在中国本地生产的。
出井伸之在任时曾经提出中国2006年要成为索尼的第四大业务支柱,要成为索尼业务反弹的支撑点。斯金格精确地继承了这一战略,并提出更高目标:索尼在中国设定了更高的目标:2005财年电子业务在中国实现40亿美元销售额,2008年实现80亿美元销售额,使索尼在华电子业务超过日本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他说:“他们(索尼人)不希望我失败。索尼的荣誉已不复存在,现在是绝地反击的时刻———而我不想独自完成这件事。”
这个美国人能否重振索尼
法国人卡洛斯·戈恩成功变革了日产;在另一家固若金汤、具有深厚大和文化色彩的企业里,斯金格这位63岁的老人能成功吗?他会是第二个卡洛斯吗?
索尼把斯金格任命为整个集团的CEO,希望后者能够把索尼在美国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全公司,重振索尼的辉煌。但是,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斯金格显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斯金格的重组方案中,核心有两点:
其一、引进美国式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加强公司的集权管理。在公司的支柱之一———电子业务上,斯金格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原有决策体制,把原来的“网络分公司”决策体制改为“业务集团”;实行以CEO为中心的重要领域集中决策体制,产品、技术、采购、生产以及营销各部门,今后直接对CEO负责;对研发部门进行结构重组,加快各产品线的决策速度,并促进彼此之间的关联度,提高投入的回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