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6日,几乎不在媒体露面的村上春树,时隔18年后在京都举办了讲演会,消息一经公布,顿时吸引了大批媒体,除日本的报纸电视之外,包括海外专程赶到会场的记者在内,已经超过了40家。当天,村上春树一副墨镜,一身休闲服,一顶棒球帽,而且还是反戴着的,留给记者抓拍的时间仅有几秒钟,然后就像一股风一样迅捷地钻入了讲演会场的旁门。整个过程犹如一位奔波于旅途上的达人。讲演会禁止媒体入内,同时禁止听众录像录音,全场两边的过道上站满了佩戴徽章的工作人员。这是我所见到的作家讲演会中最森严壁垒的一个。
不过,也许正因如此,村上春树在讲演中表现得格外轻松,妙语连珠。其实,继他最新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一周实销100万册之后,很多读者都期待他能对当今的社会发表意见,就像他针对中日领土纷争在《朝日新闻》上发表檄文《让灵魂得以越境的道路》一样。但这次讲演会却是围绕着他作为职业小说家而展开的,其中有些话能让人直接想到日本文学的传承问题,当然,这也是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内容。
村上春树讲演时说:“这话在这儿听听就行了,别出去说。我喜欢夏目漱石和谷崎润一郎,我不喜欢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他们让人觉得郁闷。”没等他的话音落地,场内已有人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因为在世作家能如此直言的,日本恐怕为数不多。当然,媒体并没放过村上春树,当晚的电视新闻就大幅报道了这一内容。
谷崎润一郎是当代日本文学的一座高峰,代表作《细雪》是唯美主义的经典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如果以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参照尺度来评价日本文学的话,无论是过世的谷崎润一郎,还是在世的村上春树,他们无疑都是最前端的小说家。同时,这两者的地域关系也是揭示其文学之关键。顺便说下,我个人对谷崎与村上文学的最大兴趣也源于这一地域关系,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所定居的城市与两者经历中所住过的地方一样。
村上春树是1968年离开兵库县芦屋的,他去东京上了早稻田大学,他当时18岁,至于他为什么喜欢谷崎润一郎,原引他自己的话说:“我很享受《细雪》这本书。我的母亲是船场商家的女儿,而且家里三个孩子全是女儿,她是长女,小说的环境就是我身边的现实,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不过,谷崎原本是东京人,我觉得他是用观察异文化的角度,创作了生动的剧情,出生后始终待在那个地方,便会有些过于温吞,或者气氛太过平淡,没什么足以诱发巨大变动的要素。不过,也正因为这样,那也是个能够愉快悠闲地生活的地方。”(《大方》新文艺NO1.P61.2011年3月)
不难看出,在村上春树的解读中,他关注的是地域关系以及个人的经历。其实,这一同样的解读方法也完全适用于谷崎润一郎本人。谷崎润一郎1923年离开了东京到了兵库县的芦屋,当时他37岁,与村上春树的“东进”相比,他一路“西行”,两人所生活的年代虽然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以及眼下的平成年,但他们相互东西穿梭的道路也许只有当时的一条“东海道”,相互都是在告别了青春的故乡之后开始的远行,心路历程酷似。
村上春树从小在大阪与神户之间的兵库县长大,他自称是“典型的阪神少年”,1995年在阪神大地震之后,他曾经回到故乡,并且徒步一直行走到兵库县中心的神户市。“我穿上了胶底步行鞋,把小笔记本和照相机都放进了单肩包里。”(《边境·近镜》新潮社P225.2008年2月),从这一装扮上就可看出,当时的村上春树虽然已是功成名就的小说家,但他对故乡的风土仍然保持了零距离的接触,乃至走过市立图书馆的旧址和西宫神社时不禁发出感叹。“这些地方对我都是非常值得怀念的。”(同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