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南洋影片公司改名邵氏父子公司,由拍摄粤语片改为拍摄国语片,属下南洋片场亦改为邵氏?片厂。
邵逸夫到欧美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并学习先进的电影经验。
1952年,邵氏父子公司官方杂志《电影圈》(港版)出版。
1955年,邵氏粤语片组成立。
在星洲摄制第一部以邵氏名义出品的粤语片《星岛红船》。
1957邵氏父子公司首次与韩国合作,摄制《异国情鸳》,由日籍的西本正(贺兰山)担任摄影。
邵逸夫赴港接掌制片事务,从此,邵氏兄弟分道扬镳。
邵逸夫买下清水湾约80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并兴建影城。
邵氏官方电影杂志《南国电影》在港出版。
1958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担任总裁。
邵氏父子公司改为在香港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业务。
《貂蝉》于第五届亚洲影展中获最佳女主角(林黛)及最佳导演(李翰祥)等五个主要奖项,并且大创票房记录,使得李瀚祥一举成名,而黄梅调电影也成为当年的最为热点的影片。
1959年,李瀚祥再拍黄梅调影片《江山美人》,且票房口碑双双得利,并于第六届亚洲影展中获最佳影片。不过,同年的《倩女幽魂》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名落孙山。
与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合作,在港拍摄《香港小姐》。
邹文怀加入邵氏兄弟为宣传主任。
1960年,李瀚祥导演的黑白剧情片《后门》参加亚洲影展等影展而获得大大小小一共四十多个奖项,创下“中国电影获奖之最”的记录。
1961年,南国实验剧团成立,由顾文宗任团长,为邵氏培训演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邵逸夫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邵氏大事记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