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况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女士,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及后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女士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再婚。
邵玉轩:邵逸夫父亲浙江宁波人。于1901年设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原名邵仁杰,字人杰,别号醉翁。浙江宁波人。1914年毕业于上海神州大学法科,后任上海地方法院及会审公廨律师。1921 年任中法振业银行经理,同时在上海、天津、宁波等地与人合股经营商号。1922年集股经营笑舞台,演出文明戏,并创办“和平社”剧团,演出自编讽世剧本。 1925年以和平社演员作班底,与弟人、仁枚、逸夫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同年导演影片《立地成佛》。后相继导演《梁祝痛史》、《白蛇传》、《孟姜女》、《七侠五义》、《乾隆游江南》等。
邵邨人:邵逸夫二哥上海“天一”公司创始人之一。以擅长编剧著称。
邵仁枚:邵逸夫三哥1930年,邵仁枚与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多间戏院及电影发行。1958年再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上海“天一”公司创始人之一,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黄美珍:邵逸夫首任妻子。1932年在新加坡于邵逸夫结婚,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及后黄美珍于1987年在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
方逸华:邵逸夫次任妻子。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与邵逸夫登记结婚,之前两人已相识45年。方逸华常年担任邵逸夫工作上的助手,后接任TVB执行总裁一职。
邵维铭:邵逸夫长子。现居新加坡,主营地产生意,与电影无关。
邵素雯:邵逸夫长女。
邵素云:邵逸夫次女。
邵维钟:邵逸夫次子。现居新加坡,主营地产生意。
慈善大家邵逸夫 2002年11月15日,一条从香港发出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著名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
“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第一届颁奖将于2004年举行。颁奖原则: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宗旨。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2008年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
从颜料世家到影业王国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邵氏世代以商为业。其父邵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设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玉轩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六老板”。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结果赚得盘溢钵满。旗开得胜,邵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随后新影片不断地从“天一”推出。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