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1859-1952) 字鼎铭。 先世为色目人(蒙古族),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始祖萨拉布哈,为元世祖忽必烈所信任,使掌兵权,“元统年间,家于闽”。16世传至萨镇冰。父萨怡臣,字怀良,号纳吉,为诸生,以教书为生。
1869年,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学习航海驾驶,为该校第二期学生,当时年仅11岁。1875年,从船政学堂毕业,上“扬武”练船实习,远航外海,南至新加坡、小吕宋、槟榔屿,北至日本,以增阅历。
1876年,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萨镇冰入选,萨镇冰的父亲题联送子赴英“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1877年春,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行船理法,1880年4月留学期满回国。
1881年,萨镇冰分拨到南洋水师,任“澄庆”炮船大副。1882年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1886年,任“威远”运船管带。1887年,任“康济”练船管带。1889年,以参将衔补用都司,升署精练左营游击。 1894年5月晋副将,实授精练左营游击。
“康济”练船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对北洋水师实行突然袭击,挑起了甲午战争。为加强威海卫港的防卫,丁汝昌调萨镇冰率“康济”30名水手守卫南口日岛炮台。1895年1月30日,日军开始进攻威海。萨镇冰指挥日岛炮台守兵,奋勇抵御日军的水陆两路攻击。日岛乃一座约14亩方圆的礁石岛,于1878年在此修建炮台,置20公分口径地阱炮两门,其他炮6门。在日军猛烈炮火打击下,萨镇冰带领台上官兵誓死拚搏,顽强战斗,萨镇冰率部下在日岛苦战10天,坚持不退直至丁汝昌下令才撤回刘公岛。
甲午一战北洋水师覆灭后, 萨镇冰被革职,回福建家乡,以教习西学为生。1896年,出任吴淞炮台总台官。1905年,升任总理南北洋水师,兼广东水师提督担负起重组北洋水师、复兴海军的重任。1911年10月,袁世凯组阁,任萨镇冰为海军大臣。1920年一度代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职。1922年任福建省省长。
1926年卸省长职,驻南港散赈,督导灾民建屋、修路、筑桥、劝耕。1929-1933年赴闽西、闽东,并在龙岩、霞浦、南平等地施赈、筑堤、铺路,从事社会慈善事业。1933年曾支持和赞助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1934-1935年居福州,修编《雁门萨氏家谱》。1935年到山西雁门, 访萨氏祖籍地。1937年徇福建省政府请,往南洋考察,并宣慰侨胞1938年取道安南(今越南)回国。抗日战争期间,历经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地。此期间,1940年在西安时,曾出发前往延安,半途被朱绍良派员接回重庆,送辰溪水雷所休憩,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福州。1947年被推为福建佛教医院董事长,继续积极于社会公益事业。1949年8月福州解放之时,拒绝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