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ian >> 钱伟长 >> 正文

 

谁人真识钱伟长

  1956年,全国进行院校调整之后,钱伟长出任清华大学的副校长兼教务长、力学教授。在多方位的工作中,钱伟长始终没有放手的就是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同年8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九届理论和应用力学国际大会上,钱伟长的“长方板大挠度问题”和“浅球壳的跳跃问题”的报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并成为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许多论文和研究的参考根据。前者关于大挠度板的系统摄动法被称作“钱伟长法”,后者有关浅壳的大挠度方程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然而,正当钱伟长满怀壮志,奔走于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与社会之间的时候,一场关于教育思想的争论之后,他被甩到了沉寂的谷底。


  吃着香的钱伟长,人虽被打倒了,但“地下活动”却不断。“文革”中周恩来安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接待外宾。毛泽东点名要钱伟长参加出访。


  作为教育家,钱伟长力主大学教育应以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工科学生有理科基础;大学专业不要分得过细,不能设想许多知识都要在学校里由教师一一讲过,因为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科技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更新着,学生更需要具有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师是在长期建设工作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不可能在大学的“摇篮”里培育出来。这些虽说都是肺腑之言,但却不合时宜。为此,在清华大学竟引发了三个月之久的大辩论。


  为了回答各方的攻击与责难,1957年1月31日,钱伟长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6月9日《光明日报》未经同意便以钱伟长、曾昭伦等六人的名义,刊发了民盟中央向党中央汇报的《对于有关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造成使人误解的舆论。对此钱伟长等人非常气愤,然而不等他们声明,6月下旬,蓬蓬勃勃的“反右运动”转眼间在全国开展起来了。7月,钱伟长被划成右派,撤销一切职务并停止一切工作,教授级别从一级降为三级。于是,针对钱伟长的各种各样的批判会,使人目不暇接。


  从纷繁世界中突然坠入寂谷深潭,钱伟长一时间不知所措,妻子被隔离了,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却硬是“不予录取”,两个女儿也因为受了父亲的牵连而天各一方。面对这一切,钱伟长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究竟,更不知道该如何向他的妻子儿女们做解释了。


  有人说:“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他的生命应该属于科学研究。”的确,钱伟长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方法则是利用白天劳动之余和夜晚,在他的书堆、计算纸以及新的探索领域间驰骋。如果说原来曾因繁多的社会活动而影响了他的某些研究的话,那么,此间,则又成为钱伟长收获颇丰的时期。20篇论文,他一气呵成。其中《关于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板壳问题上的应用》一文,将弹性力学中有关变分原理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是一项重要成果。然而,怀抱着这一成果,当钱伟长满怀信心地将它投向《力学学报》后,等来的却是“不宜发表”。他无言地将手稿搁在了书架上,任尘土肆意浮落。五年后,日本东京大学航空系的一位教授发表了《弹性力学及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一文,其中的主题、观点都与钱伟长五年前所提相同,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承认。遗憾,一个人为的遗憾。本应属于中国人的荣誉,就这样被放弃了。然而,遗憾又何止于此呢。


  为了进一步砸烂钱伟长留在师生们头脑中的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形象,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中专门举办了关于钱伟长“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路线”的展览。然而,事实上,钱伟长在当时的确被师生们认为是闻着臭、吃着香的那一类人。因为无论怎样批判,一到某些科研难题无人能解的时侯,还是得找钱伟长。


  此时钱伟长已不能再接触国家级课题了,但是,只要有人来函或私下求教,钱伟长都会欣然答应。在来访者当中,许多人都是冲破层层障碍才找到他的,钱伟长把这视为信任。于是,钱伟长的“地下活动”日益繁忙。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仅钱伟长帮忙解决的难题足有100多件。诸如曾代叶祖沛教授(原冶金部副部长)起加速推广转炉的建议书,并设计了高炉加压顶盖的机构和强度计算,为叶老在首钢实验做了准备;李四光部长也到过钱伟长的小屋,恳切要求钱伟长研究一下测量地应力的初步设想措施。钱伟长没有推辞,并将自己下放新疆的学生潘立宙介绍到李四光处,挽救了一个人才;还有关于人民大会堂眺台建筑增强承担力的方案;北京工人体育馆屋顶采用网格结构的设想……每当钱伟长熬过一个或几个通宵的时候,他总会用手搓一搓脸,然后使劲地睁合一下疲乏的眼睛,悄声地喊上一句:“BOYS FOR VICTORY!”
 也有来找钱伟长的人是由校方带来的,他们多不通报姓名,甚至项目,只限问题,一旦解决了,便拿上东西就走。钱伟长有订阅报刊的习惯,“文革”中,在工资尚不够维持生计的情况下,他依旧坚持。往往前一时期的推算结论,经常能在近一时期的专业报刊上看到,由此也就能够对上号了。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钱伟长当属在劫难逃之列。钱伟长的一家人,在高音喇叭之下,惶惶不可终日。—家四口除拥有一间卧室外,外带一间兼厕所、厨房、饭厅以及“专案组同志”的“外调”会客室于一身的小房。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困境之中,一家人仍然相互关心,相濡以沫。在钱伟长时时遭受辱打谩骂的境况下,家庭的温暖是他科技之外的莫大精神支柱。


  1968年,钱伟长被列为清华大学首批“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了首钢特殊钢厂劳动。这是他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他和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此时的钱伟长已是花甲之人了,然而,在和这些炉前小伙子们的接触中,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工人阶级的朴实,逐渐地与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不再直呼钱伟长而是称他为钱教授,后来竟称呼起“老钱”来了。有了“老钱”,车间里居然搞起了技术革新,水压机车间和热处理车间都是那时建立起来的。


  1970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钱伟长接到通知,周总理指定钱伟长陪同前来访华的美国朋友韩丁。至此,为了外事需要,革委会忙把钱伟长原来的住房还给了他们。不久,钱伟长还负责接待了斯诺、法国导演伊文斯、英国记者葛林以及尼克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钱伟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谁人真识钱伟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