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i >> 戚本禹 >> 正文

 

戚本禹

忠于毛泽东思想的小兵。从这封信中明显可以看出,戚本禹还是想把问题往王力和关锋身上推,对自己则只说没有看出来王、关是坏人,要负部分责任。
  
毛泽东看了戚本禹的这封信后,于9 月7 日在这封信上写下了批语:“己阅,退戚本禹同志。犯此错误有益,可以引起深思,改正错误。便时,请你告知关、王二同志。”事实上,在抓了王力、关锋之后,毛泽东此时己对戚本禹的表现极为不满。而对戚本禹更为不利的是:当红卫兵知道毛泽东对王力、关锋、戚本禹不满意时,立即把矛头指向了尚未被揪出的戚本禹。1967 年12 月,北京街头出现了一批大标语:“戚本禹算老几!" “戚本禹是'中央首长’吗?" “戚本禹滚出中央文革!”此前,红卫兵小报对王力和关锋进行批判时,就已经涉及了戚本禹。现在,红卫兵小报对王、关批够了,开始集中火力批戚本禹了。
1967 年12 月,陈伯达在《红旗》 杂志编辑部召集几个人谈话,说了这样一句话:“在《 红旗》 杂志,除了我之外,在揭发王力、关锋的问题时,所有的人都可以揭!”陈伯达此话一出,不光是红卫兵攻击戚本禹了,连《红旗》 杂志的造反派、中央文革小组的人员,都纷纷攻击起戚本禹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经毛泽东同意,1968 年1 月14 日,戚本禹也被中央宣布“请假检讨”了。在王力、关锋被“请假检讨”不满5 个月的时间里,戚本禹也被“端”了出来。 
 
被'请假检讨”之后的戚本禹 
  
戚本禹被“请假检讨”后,就没有王力、关锋那么幸运了。王力、关锋刚刚被“请假检讨”时,先是在钓鱼台2 号楼被分别关押,后又转到西山的别墅分别关押。在这段时间里,王力、关锋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后来,他们被送到秦城监狱,条件就差多了。而戚本禹在“请假检讨”后,直接被送到了秦城监狱。因此,戚本禹并没有得到与王力、关锋刚刚“请假检讨”时一样的待遇。他被送到秦城监狱后,待遇一开始就不算好。关押他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套被褥。吃的伙食也不太好。监狱方面不准他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只是到了后来,才漫漫地准许他看一些书籍、报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重新审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件之后,人们又想起了“王、关、戚”。在重新审理“王、关、戚”时,王力和关锋虽然被开除了党籍,但中央决定对他们二人免予起诉。而对戚本禹,不但开除了他的党籍,还决定将他起诉至法院。
  
1983 年11 月2 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和聚众“打砸抢”罪,依法判处戚本禹有期徒刑18 年,剥夺政治权利4 年。
  
北京市人民检察分院“京检字第42 号”起诉书中列举了戚本禹的罪行,主要是:1966 年6 月16 日,由戚本禹起,和关锋共同联名签署了给江青、康生、陈伯达的信,信中说“彭德怀到三线后还在积极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直到现在还是一面黑旗”, “要彻底消除这个隐患”。同年12 月26 日,即彭德怀被戚本禹支持的学生从四川挟持回到北京的前一天,戚本禹写信给江青说:“彭德怀现在己经被红卫兵抓住,一二日内即要押送回京。北京的学生,己经做好了斗争的准备。”1967 年1 月12 日,在钓鱼台16 号楼,戚本禹召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些人开会。戚本禹说:“中南海冷冷清清,外面轰轰烈烈。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在中南海很舒服,你们为什么不去斗他们?你们可以贴大字报揭发朱德,可以去妇联点火揭发康克清。”在戚本禹煽动「,当晚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七八十人闯进朱德家,围斗了康克清,并在中南海西门等处张贴了诬陷朱德的大字报、大标语。1967 年7 月中旬,江青、康生、陈伯达等擅自决定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夫妇进行批斗。7 月18 日凌晨,戚本禹贯彻执行他们的批示,在人民大会堂召集中南海机关的一些人开会说:“前几天中南海围斗了刘少奇.规模小.有人围斗他总是好,但是火力不强。”“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要面对面斗争。”“这是你们相当时期头等重要的任务。”“要使他们威风扫地,要杀气腾腾,可以低头弯腰。”戚本禹作了具体布置:“搞几个战斗组织,有的搞刘少奇,有的搞邓小平,有的搞陶铸。王光美、卓琳也要搞。”在戚本禹的组织、煽动卜,当天中南海300 余人批斗了刘少奇和王光美、邓小平和卓琳、陶铸和曾志,对他们进行人身迫害,并先后抄了他们的家… …
  
戚本禹的刑期,从1968 年初算起,到1986 年初正好是18 年。1986 年初,戚本禹刑满释放。戚本禹被剥夺4 年政治权利,则要到1990 年初为止。戚本禹刑满释放后,被安排做一点工作。他的办公室在一幢很老的西式大楼里。在那里,他每天房门紧闭,一个人在办公桌前写作。据去过戚本禹办公室采访他的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记述:1988 年他去采访戚本禹时,戚本禹还是如同“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样,大大咧咧。他接受采访时,神态自若,头发乌黑,很随便地蓬松着。他肥瘦适中,身体不错,谈话时无拘无束。戚本禹很健谈,思维敏锐,喜欢不时反问,而且看得出,他的消息相当灵通。各种书报他都看,尤其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文章,他见到了,总要细看。但他己经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明史上去了。戚本禹还说:我不相信关锋“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就没法做到这一点。这句话,是颇为意味深长的。.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戚本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戚本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