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歌大王潘振声叹“儿”经
|
中国有2亿到3亿的儿童,却没有一位专业的儿歌作者和创作队伍,就连儿童音乐教材都出自业余作者之手—— 儿歌大王潘振声叹“儿”经
|
对于眼下的孩子出口就唱“情”呀、“爱”呀,已是见怪不怪了。倒奇怪的是,中国有2亿到3亿的儿童,却没有一位专业的儿歌作者和创作队伍,就连儿童音乐教材都出自业余作者之手。 现在不论你走在大街上,还是在校园里,或是在音乐比赛上和电视综艺节目里,参加的孩子都在唱情歌及大人歌曲,而像过去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春天在哪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我们荡起双浆》等一些儿歌似乎已成“过去”,而“盛情难却”的情歌却比比皆是。对此,原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副会长、儿歌大王潘振声老师,昨天向记者道出了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原因。 潘老告诉记者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现在儿童接受的音乐信息主要是听、看,而孩子在学校受到的音乐方面教育比其他学科少,因而音乐素质比较低,还有现在的电视频道虽然增加了不少,但属于孩子版块的节目内容并不多,一年中,除了“六一”前后被关注外,几首平时所有活动和节目都很少看到与儿童有关,现在孩子又早熟,再加上学校、家庭等把关不严,平时又没有适合儿童和让儿童感兴趣的歌曲演唱,导致孩子们唱情歌。二是儿童音乐创作是一门学科,医学院有小儿科,而音乐院校没有“小儿科”。好多作曲家毕业后,不会写儿歌,或写得不像,创作者无法运用孩子的语言来表现孩子的感情,写出来的东西不能被孩子接受和喜爱。而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目前为止,全国没有一位专业的儿童歌曲作家,儿童音乐教材都是由业余作者创作的。另外,由于音乐院校没有儿童创作这一课,许多爱好儿歌创作的人“想学无门”。这就是中国儿歌创作的现状。三是在市场经济下儿童歌曲经济效益不好,在刊物上发表一首儿歌稿酬仅30至50元。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创作者让歌星演唱能得上万元,而儿歌却没有这样的市场。潘老举例说,一个作者就算每个月发表一首歌,他的年收入也不过增加600元。去年,他参加了一个儿歌征集,作品要求有小样,当他的作品入围后获得的稿酬是200元,而制作一个伴奏带就花去了1000元。正是由于这样的稿酬和投入,使得过去曾经从事儿歌的一些创作者纷纷改行。另外,还有现在许多音像出版社由于受盗版的影响,目前日子也不好过,儿童歌曲音带卖不动,也导致市场上儿歌难觅踪影。 本报记者 朱光俊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潘振声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儿歌大王潘振声叹“儿”经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访“儿歌大王”潘振声 |
下一篇文章: 悼念:永远的“儿歌大王”潘振声先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