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并勒令旧清逊帝溥仪等皇室迁出紫禁城,完成了他耿耿于怀的“为民国剪辫子”的夙愿。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鹿钟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你不是故相鹿传霖一家的吗?为什么这样逼迫我们?”
当时,鹿钟麟是冯部第二十二旅旅长。10月22日夜晚,他和第八旅旅长李鸣钟首先率军进入北京,迅速占领各城门、车站、电报局、电话局等要害部门。继而,他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司令。
11月4日,冯玉祥召鹿钟麟和北京警察总监张璧到他的国民军总司令部。因鹿钟麟有恙未到,冯明示张璧立即着手办理驱逐溥仪出宫事宜。张璧受命后,面见新任摄政内阁代总理黄郛,转达冯玉祥的意思。黄郛随即召集临时内阁会议,一直开到了夜里,议定了相关事宜。其一即对原清室优待条件进行修正。修正条件共五款,包括永远废除皇帝尊号,立即移出宫禁。同时决定成立一办理清室出宫事宜的委员会,由前清两代帝师、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子李煜瀛为委员长。
第二天一早,鹿钟麟即接到内阁命令,他遂与张璧会同李煜瀛前往故宫,向溥仪宣示出宫令。他们入神武门,碰到迎出来的清室内务府大臣之一的绍英。鹿钟麟向绍英宣布了来意,绍英提出要看一下正式的公文。鹿钟麟遂将公文出示给他看:“派鹿钟麟、张璧交涉清室优待条件修正事宜。此令。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五日国务院代行国务总理黄郛”。鹿钟麟接着告诉绍英:根据修正条件,宣统的帝号立即废除,限于当日迁出紫禁城,民国政府要求清廷随即交出玉玺,并将派员点验宫中的公私物品。
绍英对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自然心怀抵触,他以清廷“忠臣”的口吻责问李煜瀛:“你不是故相李鸿藻的公子吗?做出这等决定,你于心何忍?”李煜瀛不予理睬。“你不是故相鹿传霖一家的吗?为什么这样逼迫我们?”他又愤愤然转向鹿钟麟。绍英所说的鹿传霖,曾任清王朝的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军机大臣。鹿钟麟回答说:我们来此执行国务院的命令,是为了民国,同时也是为了清室。恰恰是因为来的是我们,换了别人你们就休想这样从容了。
“我大清入关以来,宽仁为政,没有对不起百姓的事,况且优待条件尚在,怎么能够这样办呢?”见鹿、李两人温良恭俭,绍英反嚣张起来。可他的“宽仁为政”,顿时激起鹿钟麟的强烈反驳:“……清兵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老百姓是永远忘不了的。况且张勋复辟,颠覆民国,优待条件早为清室所毁弃……最近摄政内阁成立,各方又纷纷提出惩办复辟祸首的要求,群情激愤,就要直接采取不利于清室的行动。现在宫内外已布置军警,其势汹汹,就要动手了。”
溥仪对鹿钟麟说,今后愿做一普通国民
绍英无言以对,只好接过公文,向溥仪“奏闻”。溥仪立即召集由嫔妃参加的“御前”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他们以“按照民国优待条件,清室本应移居颐和园,只因民国政府不令迁出,才延迟至今。清室对于迁居一节,本无所谓。但今日时间迫促,实在来不及。宫内各物原属爱新觉罗氏私产,当然有自由处分管理之权,不能由民国政府点收。”
绍英将议论结果告知鹿钟麟等,请他们转达摄政当局:另约定日期,清室自迁;并请求宫中物件民国政府不予点交。鹿钟麟等认为清室全部迁出自然于仓促间难以完成,可以允许稍缓一二日。但废帝溥仪应于即日出宫,无论如何,不得拖延。
但溥仪不甘心立即出宫,敬懿、荣惠两位老太妃也死活不愿意搬出紫禁城,因为她们个人的细软财物没法带走。绍英便拿这两个老太太做挡箭牌,一再请鹿钟麟等通融。就这样相持过了中午,溥仪仍耗在宫中。鹿钟麟感到好言好语地劝,今天可能就拖过去了。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随行的人员大声说道:“快去告诉外边的兄弟们,时间虽然到了,但事情还在商量,先不要急着开炮。”
他这一诈唬,绍英吓坏了,赶紧去见溥仪:“鹿钟麟催了,再不搬他们就要开炮啦。”溥仪也害怕了,急忙传知“大内”各宫太监、宫女,收拾细软物件尽快出宫,还给他们发放了“内帑”,太监每人发银10元,宫女每人发银8元。此时的宫内还有太监470余人,宫女上百人。
忙碌地准备着搬家,宫里乱成了一团,“宣统十六年十月初九牌示”被匆忙摘掉了,而挂牌示的旧仪在辛亥革命后,仍在紫禁城里沿袭着。溥仪又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商量出宫搬到哪里,最后议定到什刹海北河沿的醇王府(溥仪父亲的住所),并立即派内务府的人去布置。
在吩咐部分太监、宫女继续留在宫内,履行原先的职务后,溥仪及其皇后、淑妃一行,从宫中出来。鹿钟麟见到溥仪问道:“您今后是想作皇帝呢?还是做国民一分子呢?”溥仪答曰:“当然是做国民一分子啊!”“既然如此,我们当然要予以保护。”
大约40年后,鹿钟麟和溥仪又在全国政协相遇,鹿问溥:“你当时说的是真心话吗?”溥仪老实地承认当时说想做普通国民的确不是由衷之言。
当日下午4点10分,溥仪等登上了由国民军司令部预备的车,总共有5辆。鹿钟麟坐第一辆车为前导,溥仪和他的随从乘第二辆,婉容等溥仪的亲属乘第三辆,张璧等乘第四辆,绍英等乘第五辆,相衔出神武门。清帝入驻紫禁城260年的历史,由是告终。
玉玺缺失疑点重重却未予深究
溥仪出宫的1924年,已是辛亥革命的第十三个年头,但封建意识在国人的头脑里还是根深蒂固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就是在对紫禁城实施接收时,当局者最惦记的就是先把皇帝的印玺,也就是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