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著名学者吴欢在整理房间的时候,无意中翻出其祖父吴瀛于1948年写下的《故宫沉梦录》手稿,细读之下发现,其中记载了
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抗日战争期间,百万件故宫文物南迁的隐秘往事。紫禁城出版社将该书结集出版,将一段被尘封百年的历史披露给中国民众。本报从书中摘取部分章节,奉献给广大读者。
民国政府令
溥仪搬出故宫
1924年11月4日的下午直至深夜,国务院临时执政,实际上的代总理黄膺白(郛)召集了一个临时摄政会议决定了请溥仪出宫这个议案:命令警卫司令鹿瑞伯(钟麟)、警察总监张玉衡(璧)会同执行,以李石曾为国民代表组织一个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会同办理。
在这个时候,驻在故宫同景山的守卫兵士,一共有1200多人,隶属京师卫戍司令部。自民国元年(1912年)起,就在那里驻扎,可以见得
袁世凯也怕溥仪万一逃亡,将要生出无穷的麻烦。但是久而久之,政府当局时时更换,这般士兵却还是袁政府北洋军阀统率时代遗留下来的,他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转与清室相亲了。
冯系的国民军总司令部为了要执行这样一个任务,反倒要防范这一支政府派遣军,怕他们帮助清室反动。于是总司令部以统一军权名义,在4日上午10点钟,先派员将那一部兵士缴械,调驻北苑改编。清室不知所以,当然着了慌,他们急急地写信给国民军询问,总司令
鹿钟麟只得派员说明,完全为了维持治安,别无他意。
到了第二天5日上午9点,司令部又派出一部分军队到神武门一带,命令驻在神武门护城河营房的警察,将他们所有的军械子弹一律缴出,听候改编,或者给资遣散。那里的警察共为四队,每队120人,一共480人,到12点钟,安稳地都缴械点收了。……也就派员同所谓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朱益藩接洽,请那废帝溥仪即日迁出宫禁。
一面要派员点验宫内公私物品。
绍英他们慌忙向溥仪传达,在他们还要说是“奏闻”。溥仪于是召集妃嫔,也算开了一个御前会议来讨论这事。
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官式地说:“按照民国元年优待条件,清室本应移居
颐和园,只因民国政府不令迁出,延迟至今。清室对于迁居一节,本无所谓,不过时间迫促,实在来不及,宫内各物原属爱新觉罗氏私产,当然有自由处分管理之权,不能点收。”并由绍英等回答了国民军,并且请“约定日期,清室自迁,物件不予点交”。
国民军同他们磋商了两三小时,认为全部迁出,自然不是仓卒可以完成,可以允许稍缓一二日。但是废帝溥仪,应该即日出宫,无论如何,不能延迟。在这相持之际,鹿钟麟故意做了一个引而不发的姿态,他突然传了一个命令说:“叫他们士兵弟兄们不要着急动手,事情还在商量。”给了这个面子,反而促成了溥仪城下之盟。至于皇室的优待费,改定了以后年支50万元。
溥仪屈伏了,他没有“挥泪对宫娥”,并见了鹿钟麟。
鹿钟麟问他:“您还是皇帝吗?”
“我当然是国民一分子啊!”他很漂亮地答复。
“那我们当然应该保护啊?选”鹿的话也很得体。
于是急急地传知所谓“大内”各宫太监宫女各人,收拾细软物件,准备出宫,并且发出了“内帑”,每太监一名发银10元,宫女8元。宫内计有太监470多名,宫女100多人,宫内乱糟糟了,绍英又传令各守宫太监照旧负责执行他原来的职务。宫内还挂了一面“宣统十六年十月初九日牌示”急急摘去。继续着再开第二次“御前会议”,讨论移居何处。决定了德胜
桥醇王府。
醇王本是溥仪生身之父,当初做摄政王的,当时派了内务府总管赶去布置。溥仪以及各贵妃一行,在下午4时10分永别了他们占据260年的中国宫廷,乘坐了他们第一次受用的汽车,到了醇王府,那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滋味,不必细说。各太监宫女,除了少数仍居原处暂行服务,亲近的十数名随从到了醇王府之外,其余一律如鸟出笼,恢复了他们的自由。还有清室附属的司法处等机关,同时自动解散。
汽车是民国国民军司令部预备的,一共是五辆,鹿钟麟司令第一辆为前导,溥仪带着他的随从坐第二辆,溥仪夫人同她的亲属坐第三辆,张璧第四辆,绍英等坐最后一辆,也称得浩浩荡荡一行人,直奔什刹海醇王府。
核查交泰殿清宫宝玺
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相关人员与清室代表一同来到交泰殿,清点清朝留下的玉玺。他们一行到了交泰殿,殿内非常地冷落阴森,正是表现着“天禄永终”之象,殿名是取“天地交泰”之意,也是帝后大婚中最重要的场所。他们一个象天,一个象地,意思是这一对新夫妇的交媾就是天地交泰也。
殿的两旁,左有大时钟一具,右边是铜壶滴漏,古代的时计。正中悬着一块大匾,写着“无为”两个大字,是
乾隆的御笔。两旁的对联,却是:“恒久永和,迓大休而润至;关睢麟趾,立王化之始基。”难道“交媾”“交泰”都算“无为”,更何必要“关睢麟趾”呢?真乃令人失笑。
正中放着宝座,宝座旁边,左边摆着铜小狮子(这是猊炉),右边安放着一座龙凤柱的小亭(那是香亭)。那历朝玉玺,高高地分列着,正面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