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u >> 鹿钟麟 >> 正文

 

鹿钟麟与清皇室出宫

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居然一颗宝都没有!可当时接收的人,不知为何竟忘记做这一层思考。

  

两太妃声言“跳井自尽”拒不出宫

  溥仪及其后妃仓促出宫,移住其生父载沣所在的醇王府邸。但原居于宫中的其他皇族及内务人员,并没有随之立即搬迁。像被溥仪、绍英推出做“挡箭牌”,以为拖延出宫理由的老太妃瑜妃、瑨妃,就赖在宫里不走。这两个老太妃,都是同治皇帝的妃子。瑜妃徽号叫做“敬懿”,长期住在太极殿;瑨妃徽号叫“荣惠”,长期住在重华宫。她们坚持不走,并不是为了捍卫帝王的尊严体统,主要因为是仓促出宫,她们来不及收拾各自的细软财宝。特别是溥仪出宫被要求只能先带上些日常生活用品,其他物品,须得经专人点查,甄别私物、公物后,才能将属于私物的部分领走。得知这一限制,两位老太妃更明白宣示:财物不带走就死也不出宫。鹿钟麟曾要求溥仪,敦促两个老太妃出宫,但她俩就是不动,声称:“太极、重华两宫就是我们的死所,倘要行强,只有跳井自尽。”未几,宫里就传出她们“已经绝食了”,不知是真是假。

  正是因为部分皇族还滞留紫禁城,小朝廷原有的一些办事机构也还没有尽行遣散,清室方面自认为是他们私产的物品也未搬迁,原小朝廷内务府大臣绍英,在出宫前曾吩咐“大内”部分太监、宫女,继续留守宫内,履行原先的职务,故而国民军加强了对紫禁城的看守。

  自辛亥革命后,紫禁城的几个门就由袁世凯部署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把守。虽说在此后的几年间,政府和内阁频繁更迭,但守卫者依然是当初的那些官兵。然而随着时光的延伸,这些负责看护紫禁城的官兵,却在和城内小朝廷接触中,与之日渐亲近起来。

  实施“给民国割辫子”行动之际,为了防止原紫禁城的守卫部队与宫中的皇室勾结生事,冯玉祥的国民军以统一军权名义,缴了他们的械,调往北苑改编。同时,对驻扎在附近的数百旧警察,也在缴械后予以改编或遣散。守护旧宫的任务,由鹿钟麟部署的国民军承担。

  出于对紫禁城内各宫殿及物品有效保护的考虑,摄政内阁决定对各宫殿暂予查封,仍由鹿钟麟、张璧带领随员进宫执行。他们向留守宫中的内务府三大臣之一宝熙,进行了一番通告和交涉。宝熙提了两个要求:一是现有两太妃尚在宫内,其所有宫眷人等要买办食品等,可能随时出入神武门,请饬门卫放行。二是宫中还留有不少女性,老太妃亦在病中,请不要惊扰她们。其实这是为宫内人收拾细软财物,偷偷带出宫做遮掩。

  鹿钟麟含糊应许,随之在宝熙及耆龄引领下,查封了紫禁城内各个宫、殿。他们先由隆宗门进内右门,然后到达养心殿。养心殿是溥仪寝宫,原有诸多陈设如周鼎、商彝之类,此时多已变换为洋式摆设。随后,到了皇后住的储秀宫,又进入后殿丽景轩,这里的宫门在溥仪偕后、妃出宫时就封锁了。鹿钟麟等透过玻璃窗,看见宫内桌几上还有溥仪等仓促出宫前没吃完的苹果,已与窗外的菊花一样干枯了。

  在查封的过程中,曾经过一二有女性居住的宫院,宝熙和耆龄提出请暂免查验,理由是要保持她们的尊严,但实际上显然是为了掩护他们的财物,鹿钟麟等同意做短暂的延缓。这一日的检查,就这样告终。

  接收印玺之后,鹿钟麟再度受命要求清室遣散宫中滞留人员。他和耆龄、宝熙又来到故宫,传谕储秀宫、养心殿内监、宫嫔约一千余人集合,每人由清廷内务府发银十元,随即宣布请他们于即日下午搬出宫外。

  鹿钟麟调来了一营官兵,命令一位丁姓的营长负责,监视守护紫禁城的军警们,从下午三时起,对遣散出宫的内监宫嫔们,逐个进行检查。除自身所有的物件外,不允许他们夹带任何被认为是公物的物件。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被藏在溥仪铺盖中

  虽说溥仪、婉容等于11月5日即出紫禁城,遣散旧宫中清室滞留人员的事宜也不曾停顿,可直至12日,重华宫、太极殿、寿康宫、内务府等处,皇室及办事人员仍没有走干净。鹿钟麟、张璧找到清室内务大臣绍英等,在神武门会谈,要他们尽快敦促瑜、瑨两位老妃搬出宫禁。

  清室方面实不甘心就这样被撵出昔日宫禁,便利用两位老太妃年事已高,硬赖着不走,别人奈何不得她们,政府方面因顾忌各方物议,也不便行强。只要有皇室成员在宫里,一旦时势变异,或有重返宫禁之转圜;起码可以借此进出宫禁,将宫中文物珍宝夹裹而出;再不济也可以此同执政当局讲讲出宫的价钱。所以,绍英等岂肯积极敦促?

  清室方面的另一条理由,是前帝光绪之瑾妃的灵榇一直停放在慈宁宫,须得按皇室礼仪正式出殡时,才可出宫禁,此前需有皇室方面人员留守。这个瑾妃,就是深得光绪宠爱、被慈禧太后授意投入宫内井中的珍妃的姐姐。

  政府方面为使皇室及办事人员尽快出宫,同意将藏于紫禁城内的银锭,如数发还清室。但这一口头承诺,并没能促使清室方面的积极回应。执政当局为此颇有些动怒,宣布所有滞留宫中的皇室及办事人员,将被强迫移居西偏殿,以便看管。同时,派国民军将乾清宫、养心殿、长寿宫等处严加看守,不许任意出入。

  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李煜瀛、鹿钟麟、张璧等,再度约集清室方面的绍英、耆龄、宝熙等人,在紫禁城神武门内协商。绍英等提出“生者须养”,“殁者须安”。“生者须养”,即旧皇室的日用生活费用;“殁者须安”,即举行瑾妃安葬仪式。说白了,就是向当局要钱。他们要求将“宫内所有藏银十余万锭,请即日发还。”

  经商议,李、鹿、张等代表政府应允了清室方面的要求。因为这一天是星期日,遂定于翌日午刻,邀约银行方面派人,一起入宫秤点银锭分量,然后运出换成银元交予清室。

  关于瑾太妃出殡一事,原定12月19日,经商议仍如期举行。由于已经废除尊号,所以,出殡仪仗,一律改为参照民国制度。只有一点变通,就是棺罩仍用大内旧制,但执事人等一律改穿便服。预定出殡路程是过内西华门,穿过后门,经什刹海,至广化寺暂厝。所有执事人等,共需300人,一律发给特别徽章,由军警沿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鹿钟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鹿钟麟与清皇室出宫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