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决不当李自成(2)
|
第二节 决不当李自成(2)
作者:孙金全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毛泽东所提到的《甲申三百年祭》是历史学家郭沫若在1944年农历甲申年到来时为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三百周年而写的一篇政治性史学论文。文章刊登在当年3月19日的《新华日报》上,内容是总结明末这场农民革命的经验教训。文章叙述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后,部分首领腐化,内部发生宗派斗争,最后导致彻底失败的史实。〖ZW(〗史全伟著:《毛泽东与艰苦奋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2页。〖ZW)〗 从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1944年这场运动正在进入高潮时,毛泽东读到了这篇文章,他被文章启发性的开头吸引住了: ……然而甲申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这个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兵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260余年。这无论怎样说也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事。 让我们将郭沫若的文章再摘录几段: ……李自成的为人,在本质上和张献忠不大相同,就是官书的《明史》都称赞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当他进北京的时候,是“毡笠缥衣,乘乌驳马(《李自成传》)”;在京殿上朝见百官的时候,“戴尖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蹑翰靴(《北略》卷二十)”。他亲自领兵去抵御吴三桂和满州兵的时候,是“绒帽蓝布箭衣(《甲申传信录》)”……在这样的人物和作风之下,势力自然会日见增加,而实现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在(崇祯)14、15年两年间把河南、湖北几乎全部收入掌中之后……17年2月出兵山西,不到两个月便打到北京,没三天工夫便把北京城打下了。这军事,真如有摧枯拉朽的疾风暴雨的力量…… 在过短的时期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都囤积在京城里享乐。尽管平时的军令是怎样严,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时候,竟弄得刘将军“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甲申传言录》)”了…… 文章最后说,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这场悲剧造成了清兵入关,满清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68年。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 是啊,得人心者得天下。当李自成率领起义军为推翻明王朝统治阶级的压迫时,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拥护他,他也就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当他进北京后,思想上没有重视部下的骄傲、懈怠,甚至腐化、变质;政治上没有笼络其文武军事力量,内部也发生宗派斗争,频频发生流血事件,革命没有进行到底……当他失去了民心,失败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读完郭沫若的文章,毛泽东非常重视,给予高度赞扬,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党和军队的干部认真学习《甲申三百年祭》。通知里要求党员,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与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国家,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的态度,千万不可冲昏头脑,忘乎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直到1949年的西柏坡,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仍一再提到《甲申三百年祭》,提到决不能当李自成。 离开西柏坡前夕,毛泽东又把中央直属单位和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京,他们进城后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正式离开西柏坡。出发前,毛泽东彻夜难眠,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ZW(〗 文辉抗著,叶健君主编:《红色大本营——历史选择了西柏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465页。 周恩来笑着接过话题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ZW(〗同上。 〖BP(〗摘自:《红色大本营——历史选择了西柏坡》第46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从西柏坡到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赶考”。这个比喻是多么深刻而形象。实践证明,进城后的考试比任何时候都艰难。在毛泽东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和谆谆教导下,大多数共产党人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当年毛泽东担心的李自成的悲剧没有重演,黄炎培提出的“周期率”现象没有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出现,这些都得益于“两个务必”。 当然,也有少数人考试不及格,进城后不久,党内就出现了刘青山、张子善,他们沦为大贪污犯,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今天,我们的执政党正在经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的考验,作为执政党的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考试是及格的。但也有一些人禁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在糖弹面前败下阵来。建国之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刘青山、张子善如此,禁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的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等腐败分子也是如此,都是在考场上一个个败下阵来。这场考试还远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考试还会更加严峻,如果考试不及格,照样会重演“人亡政息”的历史悲剧。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自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第二节 决不当李自成(2)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第二节 决不当李自成(1) |
下一篇文章: 闯王李自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