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自成 >> 正文

 

[图文]揭秘:毛泽东为啥有“李自成情结”

揭秘:<a毛泽东为啥有“李自成情结”(图) src="/Article/UploadFiles/201012/20101222152650261.jpg">

资料啊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马踏幽燕、定鼎京城”,领导起义军摧毁了腐朽的明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政权“大顺朝”。但是山海关一战,李自成败给了吴三桂和清军联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败亡。在毛泽东的心中,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着他成长,照着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长期关注李自成

  毛泽东对李自成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少年之时。在韶山上私塾时,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面,就有关于李自成的书籍。1910年秋,毛泽东从湘乡东山学校放假回外婆家时买了一些“笔杆糖”,平均分给表兄弟们。分完后,最小的表弟吵着还要多分一点,毛泽东便对他说:“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所以,我们兄弟之间也要按均田均富的原则来分糖,谁也不能多分。” 从毛泽东的话中,可见李自成的平均思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毛泽东在衡阳第三师范学校向同学们作《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问题》的演讲时,向学生介绍了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领袖的事迹,总结了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指出他们的失败是由于没有先进阶级和政党的领导。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学员讲授“中国农民问题”课程时,又一次引用了李自成起义的有关资料。他说:“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

  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使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据谭震林回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拒绝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他总结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对我们说:‘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要与流寇主义思想作斗争:“历史上黄巢、李闯王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了。”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对李自成和他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研究。他曾对刘志丹说:“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来的。这个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再次强调:“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

  毛泽东对李自成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战争思想的层面,还将视野深入到了其失败原因的更深层面。在1938年关于根据地保卫工作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在谈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时说:“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的农民运动,他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列举了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农民运动领袖,肯定了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因素,同时也分析了他们失败的原因。

  关注李健侯与他的《永昌演义》

  在延安,毛泽东在百忙之中,还关注了民间作家李健侯关于李自成起义的写作。李健侯是陕西米脂人,系李自成后裔,他于1926年动笔著书,经过多年辛勤笔耕,在1930年12月写成描写李自成起义的章回体历史小说《永昌演义》,全书共40回,34.8万字。该书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对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行了热情歌颂。这部书于20世纪40年代初在陕西广为流传,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副主席李鼎铭把《永昌演义》原稿推荐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对此书很感兴趣,读完这部书后还让人抄存了一部,并于1944年4月29日给李鼎铭先生写了一封信,专门评价了《永昌演义》和著名的李自成起义:

  《永昌演义》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作者李健侯先生经营此书,费了大力,请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此书赞扬了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仰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千余年来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是农民战争,就是两千余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尤为先生及作者健侯先生们的光荣。此书现在如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获作者同意否?又健侯先生近来健康如何,能来延安一游否?统祈转致李健侯先生为祷!

  李鼎铭把这封信转到了李健侯手里。李健侯看后,心情十分激动。不久,他应邀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款待。毛泽东还奖给了他200元边币、两石小米,聘请他担任边区的参议员。解放后,毛泽东提议李健侯任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建议其继续修改《永昌演义》。遗憾的是,由于李健侯在1950年去世,因而对书稿的修改未能完成。

《甲申三百年祭》成为整风文件

  《甲申三百年祭》是郭沫若所著的一篇史论,文章分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起义成败的原因。文章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1944年3月,就在毛泽东阅读《永昌演义》期间,为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300周年,郭沫若应约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这篇文章首先在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上刊出。当时在延安的毛泽东,视郭沫若的文章为瑰宝,大加赞赏,并指示有关部门立即刊印,把它列入整风重要文件,让全党高级干部认真学习。而国民党顽固派怕得要死,认为郭文是影射当局,美化“流寇”,“散布败战思想,把不正确的毒素,渗入社会内层,”视为大逆不道和洪水猛兽,于是利用所控制的舆论对之大肆围剿。

  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处于伟大胜利前夕。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考验,即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正是出于对革命事业休戚相关的考虑,毛泽东敏锐地观察到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的深刻意义,倡导全党认真学习。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延安《解放日报》于1944年4月18日,19日两天,全文转载了《甲申三百年祭》。该报在编者按中指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的优点和长处恰恰在于没有简单地把历史与现实进行比附,“郭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充满了爱国爱民族的热情,但是他究竟只是在科学地解释历史。”编者按还回击了国民党对《甲申三百年祭》的“围剿”,称赞此文“充满了爱国爱民族的热情”,“在科学地解说历史”。

  同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演中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6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党和军队的干部认真学习《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党员“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和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覆辙。”

  从当时保存下来的各解放区整风学习笔记可以看出,一些党员干部以李自成这面历史镜子对照自己进行检查,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宣传科的副科长在笔记中写道:刘宗敏思想,在我身上就有很严重的反映。自以为进过抗大,在一一五师当过战士,就目空一切,谁也看不起;讲私人感情,同地方新来的同志不团结;高高在上,高谈阔论,脱离群众;生活腐化、散漫……要是大家都像我,还成个什么革命队伍,也不会有比李自成更好的下场。一个宣传大队分队长也在笔记中写道: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城,但是已经被城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总想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还要打扮打扮,怕人家说自己土气,要是进了城,还能不被金钱、美女俘虏了去吗?李自成起义军的悲惨下场,真该我们警惕啊!11月21日,毛泽东写信给郭沫若,告诉他中国共产已把《甲申三百年祭》指定为整风文件,并说: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信中还指出:抗日战争应该是成熟了的民主革命,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缺点错误,希望随时示知。”

  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

  历史是一面镜子,李自成也是一面镜子。毛泽东对李自成的壮举给予很高的评价,对其失败原因也进行了分析,他从这个英雄人物身上获得了力量,也找到了缺憾:骄傲是万万不行的——要像李自成那样,坚忍不拔,走向北京,但千万不要像李自成那样匆匆忙忙败退北京城。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经常思索的问题。

  1949年3月5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的著名的“两个务必”作为对全党的要求被正式写入党的文件。

  同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把此行比作“进京赶考”,开始了他的“赶考之旅”。

  出发前一天,他就问卫士长李银桥:“要进城了,你准备得怎样啊?”李银说:“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行动。”毛泽东指着李银太阳穴说:“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他还把中央直属单位和警卫部队的干部召集起来,对大家说:我们要进京了。我们进京可不是李自成进京,他们进京后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京,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

  23日早晨,几乎一夜未眠的毛泽东早早走出屋子,在院中踱步,神色肃然,仿佛还在继续昨天晚上的思考。

  踱着踱着,他忽然转过身问几个警卫战士:“知道历史上有个李自成吗?”

  有个警卫员问答:“知道。”

  毛泽东又问:“他为什么进了京,又失败了,被人家赶了出来呢?”

  警卫员们回答不出,只好摇头。

  毛泽东来了兴致,招呼大家坐下,慢慢地讲起了李自成的故事。最后,他说:“进了城,我们就正式管理这个国家了,更要多为人民着想。李自成胜利了就忘记了人民,不然他是不会失败的。”

  3月23日上午,车队出发,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在车上,毛泽东又和大家说起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他神色坚定地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据毛泽东的卫士回忆:从涿县到北平的火车上,直到党中央临时驻地香山,毛泽东一路都在说“不要做李自成”。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自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揭秘:毛泽东为啥有“李自成情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