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纠正了前人和今人对李益生平及诗歌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论述,认为:李益非“陇西姑臧人”,非“大历十才子”成员。所谓李益“征人歌”、“早行篇”实乃“征人歌且行”篇之误,“五原饮马泉”非“九原饮马泉”。此外,还考辨了《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七首误收、重出诗。
【关键词】 李益 陇西姑臧 大历十才子 征人歌 五原
一 关于李益的籍贯问题
李益是中唐著名诗人,尤长绝句。明人胡应麟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①
这么一个著名诗人,他的籍贯似乎早有定论。最早为唐人柳宗元在《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中所述:“李益,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宋人继之,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李益,君虞也,姑臧人。”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二《经籍考》:“唐李益,君虞,姑臧人。”此后,从者日众,陈陈相因。如《唐诗纪事》卷三十:“益,姑臧人,字君虞。”《唐才子传》卷三:“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明高《唐诗品汇·诗人爵里详节》:“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始八岁,燕戎乱华,大历四年登第。”《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李奕小传》:“李奕,陇西姑臧人,姑臧穆侯承十世孙,秘书监益三子。”其它如刘一相《诗宿·爵里》卷下、唐汝询《唐诗解·诗人爵里详节》、《全唐诗·李益小传》等皆无异议。
但我们认为他非陇西姑臧人,而应祖居陇西狄道,理由如下:
其一,李益祖上世居狄道(今甘肃临洮),而非姑臧。李益祖上身世显赫者不乏其人,故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据《新唐书》卷七十二上《宰相世系表》,知李益本北魏姑臧侯李承九世孙,而据《北史》卷一百《列传·序传》,知李承先祖本陇西狄道人。其渊源如下:“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日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兴族,为将军。生子伯,建功北狄,封南郑公。伯生二子:平燕、内德。(内德)子信为秦将,虏燕太子丹。信孙元旷,仕汉为侍中。元旷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讨叛羌于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 (着重号引者加,下同) ……仲翔曾孙广,仕汉,历文、景、武三帝,位前将军,立功沙漠。广子当户、椒、敢,当户子陵,战殁匈奴。”
以上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1.虽然李氏在先秦由于年代久远,演变过程不可详考,但秦汉以后,其将门世家,名人辈出,行踪历历。秦将李信、汉将李广等,均叱咤风云,战功显赫。2.李仲翔战死狄道之前,世据关内,自其战死狄道川,又“葬狄道川,因家焉”。此为这一家族由关内迁至狄道之始,也是李益祖先居于陇西并在此繁衍最早、最翔实的记载,又是李益祖上籍贯为陇西狄道的有力证明。
其二,李广之后,这一家族最有名者为李暠。“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狄道人,汉前将军广之后。”“天兴中暠私署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年号庚子,居敦煌,遣使朝贡。天赐中,改年建初,迁于酒泉,岁修职贡。暠死,子歆统任。” ② 李暠死后,谥曰武昭王,庙号高祖,唐时又追赠为“兴圣皇帝”。李暠之孙李宝(李承之父)亦很有才干。李宝为李暠第六子翻之子。“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暠之孙也。” ③ “遇家难,为沮渠蒙逊囚于姑臧。”“岁余,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 ④ 后投奔魏太武帝。太武帝“别遣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⑤ 而李宝的长子,就是李益的九世祖李承了。李承少有谋略,辅佐其父,多有建树。“太武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侯。” ⑥
以上所举李广之后的李嵩、李宝、李承行状,均指明他们的籍贯为陇西狄道,其中只是李承被沮渠蒙逊囚于姑臧一年有余。但也不能因此否认李益祖籍陇西狄道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自柳宗元在《先君石表阴先友记》中称李益为“陇西姑臧人”后,诸家继之,似成定说呢?究其原因,实未明了唐人称某人籍贯喜标郡望、矜门第之旧习,并非实指其籍贯就在此地。据《新唐书》卷七十上《宗室世系表》:李氏“姑臧大房”出自兴圣皇帝李暠之曾孙李承,李承曾被“赐爵姑臧侯”,故“承号姑臧房”,而并非指他们的籍贯是姑臧。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