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世民 >> 正文

 

[图文]李世民极其霸道 在做皇帝后变得宽厚

 

  张剑峰:我们继续讲李世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一个问题,李世民是不是一个宽厚的人?

    张剑峰:李世民在对待隐太子李建成这件事上,他是一个不那么宽厚的人,他有一个性格特点,对于曾经想要自己命的人,很不宽厚。正常状态下的李世民一般都是礼贤下士、乐于纳谏、四处求贤,待人彬彬有礼,但谁想要他的命,他是绝不放过的,不但不放过,而且下手非常狠,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一口气杀了李建成五个儿子,杀了李元吉五个儿子,把李建成、李元吉的户口都给抹消掉了,世上就再也没有李建成、李元吉这两家人了。

    张剑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都是李世民的侄子啊,从小也是被看着长大的,特别是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有的还在学走路,有的还吃奶呢,李元吉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可见李世民在对待死敌的时候,绝对谈不上宽厚,非但不宽厚,简直是斩除根。

    张剑峰:房玄龄、杜如晦,这是两个长年跟随李世民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要尉迟恭请他们来议事,结果这两个人当时不敢来,李世民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二话不说拔出佩刀交给尉迟恭,说他俩要是再不来,你就把这两个人的脑袋给我带回来。可见在紧急时刻,李世民是决不容忍他人背叛自己的,不管关系有多好,关键时刻要是惹毛了他,他瞪眼睛就要杀人。

    张剑峰:这就是做皇帝之前的李世民,但是做皇帝之后,他开始宽仁了,变得宽厚了。

    张剑峰: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魏征,唐太宗对魏征的耐心可以说是极大,魏征前后劝谏李世民达几百次,李世民对他脾气极好,不但不怪罪,而且还不允许旁人说魏征的坏话,最后好到什么程度?把自己的佩刀解下来赐给魏征。这是很不容易的,李世民时代得到这个殊荣的只有两个人,魏征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房玄龄。

    张剑峰:李世民曾经说过,他说贞观以前,随我平定天下的,房玄龄功劳第一;贞观以后,敢犯颜直谏,让我安国利民的,魏征功劳第一。

    张剑峰:魏征又是怎么评价李世民的呢?

    张剑峰:学过历史的,特别是看过中学历史书的人会有一种印象,魏征这个人不怕死,硬骨头,无论皇帝老子怎么不高兴,他也要说,只要看见不对就要讲,所以这是个大忠臣,赤胆忠心。

    张剑峰: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魏征敢犯颜直谏不假,但那得看对谁。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以前,魏征在谁的手下干活?李建成。李建成失败以后,魏征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李世民召见的,当时李世民就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你为什么要出主意害我?魏征当时的回答是:“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什么意思啊?如果李建成听了我的话,你李世民早完蛋了。这句话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李建成他不那么听魏征的话。这里就有个疑问出来了,按照我们以前对魏征的印象,他应该据理力争才对啊,怎么在李建成手下时,就没听说过他犯颜直谏呢?非得让李建成听他的意见不可呢?怎么到了李世民手下,他就开始一天到晚提意见了呢?

    张剑峰: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魏征在李建成手下时,不是不想提意见,而是李建成不接受,他不敢再继续提下去了。再提下去,惹恼了李建成,搞不好遭到杀身之祸呀。我这么说是有一个依据的,魏征自己曾经说过:“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

    张剑峰: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李世民让我说话,我才敢说,如果你李世民不让我说话,我岂敢几次冒犯?这是魏征自己说的。这句评价说到底,是在夸奖李世民心胸宽阔,善于纳谏。

    张剑峰:那么李世民是不是一个宽厚的人呢?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个人的性格是复杂的,绝非除了黑的就是白的,所以我们对李世民的评价不能用是与不是来下结论,可以这样说,李世民是一个警惕性非常强的人,一旦发现对自己不利的事物,丝毫不讲情面。而对于自己有利的事物,则是雍容大度,虚怀若谷。因此,李世民,我们既不能说他大度,也不能说他不大度,而应该给他下的结论是:他是一个目标感极强的人,而且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高度清醒,这种清醒使他该到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儿,该心狠手辣时心狠手辣,该大度能容时大度能容。
李世民极其霸道

    张剑峰:李世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就是极其霸道。纵观唐朝二十帝,霸道强横像李世民这样的,没有第二个。有人说武则天,这个我不大同意,因为武则天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不如李世民,常吃败仗。有人说唐玄宗,我也不同意,唐玄宗后期昏聩无比,朝政很乱,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毫无准备,比不上李世民。

    张剑峰:那么我刚刚说了,李世民是一个目标感极强的人,时刻保持着清醒,这种性格特点的帝王,如果很霸道强横的话,那么他带给周边国家的灾难是非常严重的,比如说秦始皇、汉武帝。因为李世民这个人很清醒,所以他不可能把王霸之道强加给国民,怎么办呢?只有把这种称王称霸的做法带到国外去了。

    张剑峰:所以李世民执政时,唐帝国对外扩张的势头极强,灭掉了东突厥,臣服了土谷浑,灭亡了高昌,干掉了薛延佗、降服了西突厥,设置安西四镇,打通了通往回纥的道路,连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都被迫与唐朝和亲,连印度都被唐朝的官吏率兵攻打过,连朝鲜半岛高丽都被打得很惨,虽然最后李世民没赢,但给高丽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唐军在李世民时代,也是非常的勇猛,铁血之师,几乎是无往不胜,打得西北各部落都不得不承认大唐帝国是他们的宗主国。

    张剑峰: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性格非常霸道,只有他打你,没有你打他,只有他占你便宜,没有你占他好处。唐帝国刚建立时东突厥闹得很厉害,不断出兵骚扰唐朝边境,当时李世民忙于扫平国内割据势力,所以没工夫对付它,等唐帝国统一华夏之后,李世民就开始收拾这个不安分的邻居了,因为他不能容忍总有这么个抢劫犯呆在他身边,所以登基不久,李世民就亲自训练士兵骑射,当时大臣们都劝他,说你身为皇帝,不能亲自训练士兵,万一哪个要是图谋不轨,突然行刺怎么办?结果李世民根本不听,因为他太着急了,被突厥人给欺负得太久了,一刻也不能等下去了,恨不得马上把士兵训练出来,立刻灭了突厥,最后果然,在他的带领下,全军大比武,士卒越来越精锐,最终灭掉了东突厥。

    张剑峰:东突厥一灭,李世民就开始致力于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隋朝末年时,因为汉民族陷入了内斗,所以通往西域的道路都被阻塞了,各民族大大小小的部落国家,都在那里称王称霸。所以当统一的唐王朝建立以后,李世民认为必须要重新开通西域的道路,臣服西域各国,主要是为了减少边患。

    张剑峰:接下来几年,青海的土谷浑,新疆的高昌,甚至远在国外的薛延佗,都被唐朝给干掉了,土谷浑王伏允被活活逼死在大沙漠里;高昌王麴智盛投降了,高昌甚至连国家都没了,被唐吞并,设置了安西都护符,后来又灭了几个西域的小国,设置了安西四镇。西突厥各个部落也是被打得抬不起头,后来纷纷表示臣服。西突厥和东突厥还不一样,东突厥是一个统一的部落联盟,而西突厥部落联盟的统一性不如东突厥,比较松散,就是一盘散沙,凝聚力不是太强,所以唐军一来,西突厥人吓得屁滚尿流。当时唐军在攻打高昌时,高昌王麴智盛曾经求助于西突厥,结果西突厥一听说唐军来了,吓得拼命跑,不要说援助高昌,打都不敢打,拼命跑,退军千里。
   张剑峰:平定了西方以后,李世民又马不停蹄地往东方走,去干什么呢?去打朝鲜半岛的高丽,他打高丽的借口很简单,就是高丽人不听他的话,其实就是找茬,可见唐太宗这个人强横到什么程度,说打你就打你,借口都懒得找。

    张剑峰:他打高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高丽这个国家太强了,朝鲜半岛当时三个国家,高丽、百济、新罗,高丽最强。所以李世民就担心,如果高丽和突厥,和(革末革曷)联系起来怎么办?特别是高丽与唐帝国的交界处,那是有名的杂胡地区,各民族的人都有,最乱,乱七八糟,要是那儿出了问题,可以直接威胁到唐朝的辽东和河北,所以李世民打算趁自己还活着,把高丽也给灭掉。但是这一仗他没打胜,高丽人在安市城这个地方,顶住了唐军的猛攻,最后粮不继,李世民只好退兵,但是即使这样,也给高丽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十几万高丽军队被李世民率领的唐军给歼灭了,领军大将被俘虏,很惨,三千(革末革曷)军帮助高丽作战,结果被李世民全部活埋。具体细节在我写的《大唐百年开国》里都可以看到。

    张剑峰: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的性格是相当霸道的,绝不允许有人冒犯他,更不允许有潜在的威胁存在。你不但不能冒犯他,连冒犯的资本都不允许你有。

    李世民不是很会教育孩子

    张剑峰:那么我们现在再看看李世民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归纳一下,首先是高瞻远瞩,胆气过人,纵横四海,统一了天下;再者是心理素质极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惊慌,包括杀了他兄弟夺皇位这种事情,都不慌张,干得有条有理;然后是为人处事非常清醒,目标感极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接着就是霸道强横,绝不允许身边有潜在的威胁存在。最后还有那么一点儿,爱面子,注重自己的形象,故意让人篡改一些史籍,贬低政敌,拔高自己。

    张剑峰:有优点、有缺点,这才叫一个完整的人,全是缺点的人不存在,全是优点的人那是神仙。所以总得看起来,李世民这个人作为皇帝还是优点居多的,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帝王。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个缺点我在前面都没有提过,现在我提一下,这个缺点就是,他不是很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张剑峰:李世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放养,跟放羊一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更喜欢让自己信任的大臣们去做老师,而不是自己去把握孩子的动向,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去教育孩子,这是李世民一个最大的误区。李世民这一辈子生了十四个男孩,他这辈子面对的最大苦恼就是找不到一个好的继承人,我们先说说老大李承乾,李世民对他给予了很厚的期望,之所以给他取名叫李承乾,一来是因为他生在承乾殿,二来,希望他能子承父业,承载乾坤,做一个好皇帝。

    张剑峰:李承乾从小就很聪明,惹人喜爱,李世民很喜欢他,加上他是长孙皇后所生,是嫡子,因此认定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继承人。但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和少年时候是大不相同了,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年少时李承乾还算是识大体、爱学习,李世民每次离开长安,都让李承乾做监国。但长大以后,突然变得喜欢声色犬马了,而且还变得两面派了,当着李世民是一套,背着李世民又是一套。史书上说,这个李承乾每次上朝,必然是张口闭口的忠孝纲常,一散朝,完了,立刻就花天酒地。李承乾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张剑峰:我们来看看李承乾的老师。李承乾的老师主要有这么几个,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赵弘智、令狐德棻、萧钧,这些人,都是文官,以文笔著称,有几个还专门参与过史书的修订,他们对李承乾的教育模式基本都是一点,那就是劝谏,说是劝谏好听,有时候简直就是骂谏,说话说得很难听,这里面劝谏最厉害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于志宁,一个是孔颖达,一个是张玄素,这三个人,只要一看见李承乾吃喝玩乐,打猎,就开始上疏,而且几乎是比着上疏,措辞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
   张剑峰: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上疏批他,说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他,把他比作秦二世胡亥,李承乾和突厥人交朋友,于志宁又上疏批他,说突厥人人面兽心,不可亲近,一来二去,李承乾火了,派人去杀他,结果没杀成。

    张剑峰:我们再看孔颖达这个人,这个人从小就有辨才,说话很直截了当,经常是连讥带讽,他对李承乾的批评,比于志宁还厉害,只要觉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刻犯颜直谏,于志宁多少还上疏一下,写个折子给李承乾看,孔颖达是当面就说,毫不避讳,而且还放出话来,说我这么干“死无所恨”。硬骨头。

    张剑峰:我们再看张玄素,张玄素这个人哪,比于志宁、孔颖达还厉害,他不敢敢骂太子,连皇上都不放过,皇帝他都敢骂。有一次李世民要修洛阳宫的乾阳殿,张玄素知道了,知道以后立刻上疏责骂李世民,说李世民连隋炀帝都不如,结果李世民看了以后反而很高兴,觉得他是忠臣,赏了他不少东西,让他去当李承乾的老师去了,就这么着,张玄素也成了太子的老师之一。结果他一去,李承乾立刻就晕了。怎么了?张玄素是无时无刻不谏,一天到晚都盯着李承乾,一发现不对就上疏,而且言语非常急切,巴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最后把李承乾又给惹毛了,让家奴趁着月黑风高,拿着家伙把张玄素打成重伤,结果万没料到伤好之后,这个张玄素张大人,继续上疏,根本拿生死不当回事。

    张剑峰:这三位比赛一样的劝谏,李世民对这三个又是什么态度呢?李世民的态度是重赏这几个人,而且大加褒扬。而对于没有劝谏过太子的人,比如令狐德棻,则是贬官、斥责。就是这样的待遇。

    张剑峰:那么在这三位的拼命劝谏之下,李承乾又怎么样了呢?按理说,这三位,舍命相劝,犯颜直谏,李承乾应该有点儿出息吧?可恰恰相反哪,最后他被废了,被废为庶人。

    张剑峰:由此可见,这三个人虽然是精神可嘉,但是从教育方式上来讲,他们全部都失败了。三个先生没教好一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张剑峰:我们来看李承乾,李承乾和李世民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李世民小时候出入军旅,吃过苦、打过仗,见过世面,亲手杀过人哪。李承乾不一样,李承乾是温室里的花朵,生在宫殿里,长在宫殿里,从小就见多了歌舞升平,被人伺候惯了,论才干,他肯定不如李世民。但是更要命的是什么?李世民也不懂得教育子女,早年很忙,光顾着打仗了,壮年时又当了皇帝,还是没时间去教育孩子。就这样,他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全部都扔给了几个太子老师,自己的孩子扔给别人教育,这本身就不对,更不对的是什么呢?他也不看看这几个人究竟会不会教育孩子,仅仅因为他们素有才名,名气大,就让他们当了太子的老师,结果李承乾等于是在一片骂声中长大的。

    张剑峰:少年人一般都有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何况是一个皇太子?他的不良嗜好,不良品行,都是环境造成的,如果环境不改,他又怎么能仅仅靠着几篇上疏就改邪归正了呢?这个原因,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都没琢磨过,李世民也没考虑过,这三位老师的想法都很简单,你李承乾只要有错,我就非逼着你改,管你愿不愿意改,只要你不改,你就是昏君,我就是忠臣,而且劝谏的方式也非常单一,从来不从李承乾的角度去考虑,只是一味的批啊批啊,这种教育方式不要说是在古代,在唐代,就是放到现在也基本没用。所以李承乾最后还是被废了,终究没有教育成功。
    张剑峰:李承乾的被废,实际上是李世民教育的一大失败现象,但是如果仅仅是一个不争气的李承乾,我们还不能说李世民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再看看其他孩子。

    张剑峰: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由于时间问题,我不一一写出,我们再看一个和李承乾有极深关系的人,也是李世民的儿子,那就是李泰。

    张剑峰:李泰是李世民的四儿子。这个人论能力,比李承乾要强,李承乾喜欢声色犬马,李泰喜欢看书,喜欢看书不是坏事儿,李世民很高兴的,专门在李泰府里搞了一个文学馆,允许李泰自己招揽学士,谈经论道,而且为了表示对李泰的宠爱,还专门给了他一辆小马车,允许他坐着马车去上朝。为什么呢?因为这李泰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肚子大,走路不方便。李世民最后对李泰的恩宠甚至超过了李承乾。

    张剑峰:这本身就是个大错误。

    张剑峰:李世民虽然从玄武门之变走过来,但他在这件事儿上没有吸取玄武门的教训。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初李建成之所以和他闹翻,无非就是因为李建成是太子,他是秦王,但他这个秦王的风头比太子还大。打仗靠他,治理国家也靠他,出谋划策还是靠他。这才使得李建成和他刀枪相间。如今呢?他对李泰的恩宠,胜于李承乾,这无意中给了李承乾一个信号,那就是李泰要和他争太子,作为李泰而言,得到了父皇这么大的恩宠,他也要想入非非,是不是将来要把太子的位子给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未来的皇帝嘛,谁不想做?所以李世民这个举动,其实是在为李承乾和李泰制造摩擦。

    张剑峰:有人问了,他还有二儿子、三儿子呢?他们都干嘛呢?李世民的二儿子李宽早就死了,他就是不死都轮不到,他因为他不是长孙皇后生的,他是庶子,在古代,庶子无论能力有多强,当皇帝都轮不到他。同样三皇子李恪也是,李恪是隋炀帝的女儿杨氏所生,也没有资格,而李泰就不一样了,他是长孙皇后之子,和李承乾是一母同胞,所以要是李承乾一旦下课,他李泰就是第一继承人。

    张剑峰:皇帝这么喜欢他,他自然得多多表现,何况当时李承乾还不太招李世民喜欢,所以他也开始向着皇太子的位置努力了。对于李世民的这个错误,褚遂良、魏征都曾经劝过他,但是李世民并未特别在意。

    李泰和李承乾因权力争斗而倒台

    张剑峰:再好的人,一旦陷入权力争斗中,也好不到哪儿去,要不了多久,也就会变得非常厚黑了,李泰也是如此,他把太宗皇帝让他成立的文学馆,弄成了一个个人司令部,一天到晚就在里边研究,怎么才能当太子,怎么才能把李承乾搞下课,最后搞得朝中乌烟瘴气,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太子党,一派魏王党,李泰当时封魏王。局面是一发不可收拾,李泰不但想把李承乾搞下课,连带着同是长孙皇后所生的九皇子晋王李治,他都想弄下课,想来个惟我独尊,为了达到目的,在李承乾倒台的时候,他竟然向李世民说过这样的话,他说若皇帝你立我为太子,你放心,我百年之后就把皇位传给李治,以后绝对不伤害老九李治,陛下你要是不信,我就把我的独生子杀掉。

    张剑峰:这个人,为了皇位连儿子都不要的人,他能顾及兄弟情谊?所以李世民最后把李泰也给贬了,当时李世民贬李泰的时候话说得很沉痛,他说,如果立李泰为太子,则李承乾、李治恐怕都活不了了,迟早被他整死,如果立李治为太子,则李承乾、李泰可以安然无恙,所以我只有忍痛割爱,把李泰贬黜。
  张剑峰:李泰的骄横跋扈,直到最后被贬,李世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首先没有把问题处理好。

    张剑峰:说完了李泰,我们再看看李治,李世民之所以在李承乾倒台后,立李治为太子,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李治老实,另一个他也是长孙皇后所生,这叫嫡子,不是庶出。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他是最小的那个。

    张剑峰:而李治虽然不似李承乾那样荒淫,也不像李泰那样狡诈,却为人很懦弱,史书上说他是宽仁,但从他以后在武则天面前的表现来看,他就是懦弱,而且是相当懦弱,而当初权臣长孙无忌等人之所以同意立他为太子,也是因为看他懦弱,很好控制,只不过后来控制了李治的不是长孙无忌,而是武则天。

    张剑峰:我们从这些地方来看,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李世民长年累月忙于政务、军务,孩子们实在没几个教育好的,李世民另外几个儿子我简要地给大家说说,大家看看有什么混得不错的:

    张剑峰:大儿子李承乾,不说了;二儿子李宽,早亡,未成年就死了;三儿子李恪,能文能武,最不错,但是不知韬晦,不懂得隐藏锋芒,最后被长孙无忌害死;四儿子李泰,不说了;五儿子李佑,最后造反,被废为庶人;六儿子李新(音),游猎无度,后被废为庶人;七儿子李辉(音),生来爱财,家中有车四百辆,后被人诬告谋反,自杀;八儿子李贞,武则天时期时候造反不成,自杀;九儿子李治,皇帝;十儿子李慎,被武则天流放,死于路上;第十一个李嚣,第十二个李简,早亡;第十三个李福,人如其名,算是善终;第十四个李明,被武则天所杀。

    张剑峰:这里边抛去早亡的,还剩十一个,真正善终的,不过两个,剩下那九歌不得善终的李氏子孙,除了武则天时期的政治背景所造成的死亡之外,剩余的,也没几个品行十分端正的,光是不检点的就达五个,看来李世民的确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但是话说回来,自古帝王能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又有几个呢?

    张剑峰:我们再归纳一下李世民的性格特点,高瞻远瞩,胆气过人;心理素质极强;目标感极强;接着就是霸道强横;然后是注重民声;最后就是不太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张剑峰:李世民不是神,他是个人,我们对他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我们对他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因为他的某些错误做法,就否定他做的一切,李世民有一个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一生都在进步,他一辈子都在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这一点来说,他就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帝王。

    张剑峰:好,对李世民的总体评价就说到这里,下一节我们再来谈一谈李建成为什么在皇位争夺中会落败给李世民。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世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李世民极其霸道 在做皇帝后变得宽厚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