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春雷 >> 正文

 

大灾难必将发酵大作品 ──青年作家李春雷访谈录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请缨参加了第一个到达地震灾区的文化界代表团。这位曾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的青年作家从灾区前线归来后,发表了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在当下“抗震文学”中珠光夺目。7月20日,应邀到北京参加残奥会报告文学创作的李春雷,接受了半月谈两位记者的专访。

  "我感到了一种透彻天地的大悲哀”

  半月谈:听说您是在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就频频打电话给中国作协,主动请缨奔赴国难?

  李春雷:就这还差点没赶上,当时报名上前线采风的作家特多。文人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大灾难当头,作家不能缺席!冲上前线,我们就是战士,以笔为枪的战士!我们这一代人(我1968年出生)的生命记忆里没有太大波澜,虽然也经历过一些人事险恶,但真正极端恶劣、危险、恐怖的场面并没有直接见识过,而只有这些,才能使你感受到生命最深处的悸动,才能焕发出最原始的创造本能,进而蒸腾出一种浑厚深远的文学气象,留下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半月谈:那么,这次灾区行您耳闻目睹了哪些揪痛灵魂的场景?

  李春雷:在灾区九日,我感到了一种透彻天地的大悲哀。上苍观人,如人之观蚁。在大自然暴力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生命是那么脆弱。去什邡市蓥华镇的路上,我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观看腐尸。来自云南昆明公安局的技术干警戴着三层口罩,要从刨出的腐尸上取软骨、指甲、深层肌肉留样,以待将来家属进行DNA认领。

  半月谈:据您发现,大地震暴露出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李春雷:最要害的就是新农村建房和义务教育建校舍的标准和质量问题,不能沦为低标准的形象工程。德阳有个村是有名的新农村典型,最近几年又按统一标准盖起了新房,房子在震前的照片中是非常整齐和漂亮的,不想地震一来,几秒钟全完了。灾区里类似粉碎性倒塌的学校有数十所,也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在遍地瓦砾的蓥华镇,我从成都军区某部营长艾前平口中听到了救援蓥华中学的惨烈一幕。四层教学楼全部粉碎性坍塌,年轻的士兵们三天三夜没睡觉,共抬出73具尸体,救出30多个孩子。当地风俗,人死后,要抬回家,最后认一认家门,再下葬。有一个家长把孩子抬回了家,突然发疯似的大喊:“我的娃还活着!”军医跑过去,再鉴定,仍是死亡。家长不相信,大喊大吵,说刚才孩子还动弹了。但现实就是现实,军医也只有陪着抹泪。

  “从慌乱到镇静,从无序到有序”

  半月谈:身为作家,您又是如何化悲剧性体验为创作构思的?

  李春雷:在地震灾区最前线,我的思维每天像转动的雷达一样,在四外扫描着,搜索着……当时,写一个全景式的报告文学,显然不可能,因为这场战争还未结束,而且那需要太多太细密的调查。那么,写一个场面?写一群人物?对比唐山和汶川?或干脆写志愿者?

  半月谈: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写《夜宿棚花村》?这很让人联想起中学课本杜鹏程的名篇《夜走灵官峡》,以及刘云山同志的特写《夜宿车马店》。

  李春雷:潜意识里,多少受了这类小切口大主题、现场体验式作品的启发。5月22日上午,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在绵竹市汉旺镇集中活动时,我忽然对其中一个小村棚花村有了兴趣。25日到26日分散采访时,我又专门跑回到棚花村,还投宿了一夜。这个村房屋全倒塌了,砸死了37人。地震后又下起大雨,全村人跪在山坡上,以手掘土埋葬亲人,连简单的装殓也没有。

  半月谈:可是,读了您的《夜宿棚花村》,感受最深的好像不是灾难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而是人类在灾难面前继续生活的镇静与温和。通过对这些平凡人日常生活的白描,您想传达什么感悟?

  李春雷:灾难是无人排练的,是不可选择的。但人类生活总要进行下去,从古至今,人类经历过太多太多的灾难,不都挺过来了吗?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灾后的重建,不仅是关乎生存、生活、生产等物质方面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重建。从慌乱到镇静,从无序到有序,从绝望到希望,从泪眼到笑靥,这是生活的主题,更是社会发展的主题。

  不是么!你看,在地震发生半个月后,棚花村里男人们就光着脚在稻田里插秧,宽大的脚掌极似鸭蹼鹅蹼,坚硬的脚底又似马蹄牛蹄。女人们则两臂挥舞着连枷,捶打脱粒,一串串油菜荚带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爆裂开来,黑黝黝的成熟菜子纷纷滚落。

  半月谈:的确,大灾难激活了我们这个民族坚韧、豁达的性格基因,似乎一夜之间成熟持重了很多。不光是灾区群众,那些援救灾区的各路人群也显得很能担当,遍地都是英雄,真心英雄。

  李春雷:我在灾区接触到许多生龙活虎的志愿者和80后青年。志愿者形成风尚是近年社会公益事业中最大的亮点,大批的志愿者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抚慰了受灾民众的情绪。一场大考验会是天然的催熟剂,80后的青年们曾经迷茫的眼光坚定起来了,坎坷会使他们变得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智慧,也更能担当!

  “史诗经典是需要沉滤和发酵的”

  半月谈:有人说,大灾难成就大作品,您怎么看?

  李春雷: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一场大灾难必然会引起全民族的大震撼、大反思,大震撼和大反思的结果必然是大警醒、大进步。对作家来说也是如此。留下传世经典,这是灾难对文学的逼问。

  然而,真正的史诗经典又是需要沉滤和发酵的。新中国以来,就写战争而言,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高度无人企及,算得上力作的如:写抗美援朝的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有徐怀中的《西线轶事》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几次抗洪中没有精品,抗非典之战中似乎也没有,今年抗冰雪暂时也没有,有的只是新闻。

  半月谈:同样是记录灾难,您认为作家和记者的观照重心有何不同?

  李春雷:记者关注的多是刚刚发生的灾难事态的进程,据此快速密集报道,使公众享有知情权,并正确引导舆论。作家更注重纯粹精神层面的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春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大灾难必将发酵大作品 ──青年作家李春雷访谈录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