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春雷 >> 正文

 

大灾难必将发酵大作品 ──青年作家李春雷访谈录

高洪波在这本诗集里评价说,“泽军的这些作品,是诗歌同时代共存、与历史共舞的见证,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结果,是一曲民族的悲歌,是诗人的大爱之歌。”这样的大爱在诗中体现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场景,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动人的光芒。在《媳妇,别怕》中,我们看到身处废墟险境的夫妻相濡以沫的内心情感世界:

  媳妇,别怕

  你不用担心咱娃

  他上学未归

  可能又去溪里摸鱼捉虾

  你总是这样惯着他

  媳妇,别怕

  我好着哩,你看

  我一手抱着你

  一手拖着咱娃

  还像平时那样

  给你俩劝架

  媳妇,别怕

  你为这个家操劳太累了

  好好地睡吧,或许

  还能梦见咱初恋情景

  你站在榕树下等我,

  还羞羞答答

  媳妇,别怕

  外面好像有人来了

  还有救护车的声音

  他们不是有意把你吵醒

  真的不是,媳妇

  别怕……

  读完短诗,人们不由得想探究,诗中的媳妇活下来了吗?他们的娃儿还好吗?我们只能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祝愿。其实,这就是灾区千万家庭的一个缩影,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版本的答案。有的家庭有惊无险,从此更加珍惜生命和亲情、奋力重建家园,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有的家庭则不得不面对失去至亲的冰冷现实,美好的面由此被撕成回忆的裂片,成为不可挽回的悲剧。无论结局是喜是悲,商泽军的诗都从细节处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以无华的文字教会我们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

  “国有难,中国作家没有缺席/我们的笔应加入我们民族的呐喊/为前行的民族壮胆”。商泽军相信,诗歌是有力的,在民族遇到苦难的时候,应该用道义去书写诗歌。他疾行的诗笔正是汶川大地震以来诗歌繁荣的典型代表。人们忽然发现,一度被冷落的诗歌创作一夜之间兴盛起来。不论是不是诗人,不少有感而发的人们都选择以诗行来表达自己郁积在心中的情感,诗歌成为目前抗震救灾的主要文学形式。其实,诗本身就是抒情的文体,只有诗能最好最快地抒发地震所激发的强烈感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泽军能迅速地组织、创作、出版诗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商泽军的诗能引起广泛的共鸣,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商泽军的作品是“地震诗”的一个范本,而这些数量可观的“地震诗”将重建我国当代诗歌的公共性。“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诗歌创作基本被政治抒情诗等公共写作覆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文学着重于对个人话语权的发现。文学的自我发现、复活是正当的,但有些矫枉过正,以致其公共性被逐渐瓦解。”李敬泽感慨地表示,“商泽军的诗表达了民族的共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诗可以如此深入地介入民族共同生活。读他的诗作,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站在宏大的广场上,对着万众激情吟唱。”(半月谈记者 隋笑非)

  李鸣生:灾难面前,请保持灵魂的纯粹

  “地震以来,新建小学的废墟上,每天都有家长寻找孩子的尸体、课本和衣物。甚至,哪怕是一支铅笔,一本作业,一个发夹,他们也会细心地寻找。结果,每天都有急救车从这里拉走晕倒的家长。”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抗震救灾采访团成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李鸣生。连日来,他在哭诉中倾听,在废墟中寻找,在人群中拍照。望着相片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看着家长们痛不欲生的惨状,作家泪如泉涌,心在悲鸣:“是的,死去的永远走了,活着的却还留在这个世上。这些永远失去孩子的可怜的爸爸妈妈们,这些在废墟上长跪不起的孩子家长们,你们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劫后余生?”

  6月1日,儿童节,李鸣生专程赶到都江堰。上午9时,当他来到新建小学的门口时,800多名悲伤的家长和大量当地群众已将学校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要为死去的孩子过六一儿童节。

  新建小学有4层教学楼,每层3个班,共有12个班级。灾难降临时,4层教学楼瞬间轰然倒塌,580多名师生被压在下面。十几秒钟前还书声朗朗的校园,顿时化成一片废墟。抢救结束,初步结果是:200多个孩子伤残,326个孩子丧生!

  “孩子不能死而复生,家长却欲死不能。从5月12日到5月31日,整整20个日日夜夜,上千名家长都是在泪水中熬过来的。在这20天时间里,他们流尽了一生的泪水,哭够了一生的哭泣。他们冰凉的泪水,打湿了前胸,打湿了双袖,打湿了孩子们留下的书包,打湿了孩子们没有读完的课本,打湿了孩子们来不及做完的作业。”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感动,在李鸣生的报告文学作品《废墟上的儿童节》中俯拾即是。即便是回到北京多日之后,他都不敢轻易回眸这一段震撼灵魂的经历。他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了数千张照片,其中一些极具冲击力的“佳作”在犹豫再三之后还是被他从电脑中删除,因为“太惨了”,令人不忍卒读。

  李鸣生的大量照片和文字,都把镜头聚焦在这些受灾的父母与孩子身上。他曾经5次探视灾区的儿童医院,看到的不仅是伤残的孩子,还有孩子身后的一大群亲人。一个孩子的死亡或残废意味着一个家庭从此深陷不幸,难以自拔。对他们而言,在地震的喧闹慢慢退去之后,旷日持久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然而,这种着力了解、展现受灾群众生活状况、内心世界的视角并未成为当前宣传报道的主流。李鸣生认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两类主体最值得关注,一是受灾群众,二是救灾人员。救灾人员所表现出的舍己救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固然值得广为宣扬,但受灾群众的损失最为惨重,精神上受到的伤害更为深刻,所要经历的苦难更为长久,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关爱。因此,无论是记者还是作家,都应在下笔宣传救灾者的同时,将受灾者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媒体大量镜头对准了各种救援队伍,却多少冷落了受灾群众。

  不少受灾群众本来就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新建小学死难学生的800多名家长,几乎都是低收入阶层。李鸣生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能和孩子一起过节,每个家长都做了一个镶嵌自己孩子遗像的镜框。然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春雷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大灾难必将发酵大作品 ──青年作家李春雷访谈录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