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混蛋!一心去寻死,那是无知小孩的念头,你要是嫌我慢,那就马上走吧!)
荆轲出发了,他的动身场面称为「易水送别」,数百年后,为了纪念他,陶渊明写下了一首咏荆轲,诗中说道:「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我想,当陶渊明写这首诗时,心里或多或少也思考过,设若他与荆轲易地而处,他该怎么做?若想结束乱世,一统战国,任何人都必须投效强秦,可是聪明如陶渊明,立刻会想到李斯与吕不韦的下场。那么手持青锋,刺杀始皇呢?不问办得到、办不到,单问秦始皇何过之有?君不见燕太子丹何其小人,他的疑心病逼死了田光,在樊于期的事件中,他更显得虚伪冷酷,这般凉薄之人,能比赢政强到哪儿去?
砍死了一个赢政,又来一个始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在这场无止尽的列强斗争中,陶渊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他自己笔下的「桃花源」。可怜的荆轲,他并没有桃花源可去,他已经被迫参加了「圣战」,他死定了。
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前七年,荆轲终于启程出发了,面对满朝相送的燕国君臣,他留下了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然而这首歌是为谁而唱的呢?这是唱给燕太子丹听的?还是留给高渐离的?抑或是唱给旁观者听的呢?
太史公没有解释,他只是静静地记载荆轲最后的旅程,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嗅到一种味道,不是壮烈的味道,也不是哀伤的氛围,而是一种史家复仇的气势。在这场最后的大战中,太史公出手了,他与荆轲连手刺杀了一个又一个政客,将他们人格的阴暗面公诸于世,提交后人公审。其中第一个受审的对象,就是燕太子丹。
在审判燕太子丹前,我们得先传唤一个证人,秦舞阳。当荆轲离开燕京后,能够贯彻燕太子丹意志的,只有秦舞阳,他是一位「监军」,确保荆轲不至于半路脱逃,虽然史记并没有告诉我们,燕太子丹给了秦舞阳什么好处,使他愿意冒险一行。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秦舞阳也被骗了,他并不知道此行自己也会死。否则当他来到始皇帝面前,他不会吓得屁滚尿流。
其实秦舞阳也是个悲剧人物,甚至比荆轲还要可怜,至少荆轲打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必死的下场,可是秦舞阳不知道,他也许心存侥幸,也许是出于无知,更可能是被燕太子丹所误导,以致于在最后的刺杀过程中,秦舞阳因惊吓过度而完全失能,只能依靠荆轲独自完成整个任务。这不啻证明了燕太子丹的幼稚(好用疑人,用人好疑),也说明这人是多么的多疑窄狭。他从头到尾就没相信过荆轲,可是他却还把重责大任委托给他。也难怪这人永远斗不过秦始皇。
审判过幼稚的燕太子丹之后,太史公又开始审判第二个人,那就是荆轲的刺杀对象,秦始皇。
如果说燕太子丹是个小偷,那秦始皇就是个土匪。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有类似「神」的地位,至今兵马俑都还威严森然,然而当荆轲露出匕首,微微而笑之际,秦始皇这个「神」与秦舞阳的反应很像,也不过就是屁滚尿流而已,他又断袖、又逃跑,更可笑的是场面如此危急,秦国的宫中侍卫竟不敢持刀入殿,因为没有秦王的诏令,谁也不敢擅闯殿中。遂给荆轲追得「环柱而走」、「群臣皆愕」。
在这段短短的记载里,太史公一共享了三个「惶急」来描写秦始皇,这显然是故意的,在他的笔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咸阳大军,只因老板的种种无聊顾忌,竟成了一群中看不中用的白痴!加上秦始皇自己又用了一柄中看不中用的长剑,由于剑身太长,情急下竟然拔不出来,最后还是靠一个叫「夏无且」的御医拿着药袋扔人,这才给秦始皇拔剑的余裕,一剑斩断了荆轲的左腿。之后众武士慌张而上,乱刀将荆轲斩为肉泥。
荆轲的故事结束了,被我描写得像是一场闹剧,那么依据我的观察,太史公到底要表达什么呢?我想,他并不是要纪念一位「自杀炸弹客」,也非歌颂「神风特攻队」。太史公要述说的故事,压根儿不是「反抗暴秦」这档事,他的全文重点,仅仅是在描绘一个人----流浪者荆轲----因为太史公笔下的荆轲,就是他自己。
刺秦注定要失败,因为计划本身就不可行。可说也奇怪,难道就没人知道任务必以失败收场么?当然有人知道,至少田光知道,可是他不敢说,他只能用自杀来灭自己的口。荆轲也知道,但他有口难言,只能硬着头皮走到最后。
这是一场错误的圣战,导致错误的牺牲。杀死荆轲的,不单是秦始皇的剑,田光、燕太子丹、乃至于易水送别的君臣百姓,甚且是后代歌颂荆轲的骚人墨客,他们都是整件事的帮凶。这些人没口子的反抗暴秦、把为国为民的口号叫上了天,自己却惜命如金,早早躲到大后方,反而把一个脑袋最清醒的人送上了断头台,这使得荆轲不再是一个烈士,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治受难者」。
政治受难者,太史公自己就是个政治受难者,他笔下的李广、李陵、伍子胥、韩信、甚至后世的岳飞、彭德怀,这些数之不尽的中国英雄,他们与穆斯林的烈士相同,全都以身殉道了,可比起那些迷信于政治口号的烈士们,中国的英雄更加可怜,睿智的他们,死前俱都灵台清明,他们心里很清楚,其实自己不过是这个疯狂世局里的一个祭品罢了。
荆轲临死之前,太史公用了传神的四个字描述他的表情:「倚柱而笑」,很难想象荆轲为何发笑,倘若是「士为知己者死」,他没完成人家的付托,该学豫让大哭才是。若是「为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