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子龙
■作家简介
蒋子龙,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
1965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新站长》。善于写工业题材。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曾在新时期引起轰动,作者还著有长篇小说《人气》、《空洞》等,出版后在市场上均引起巨大反响。
一部《乔厂长上任记》,曾使蒋子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题材文学的奠基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近日,他又推出了首部农民题材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而这本书的写作花费了蒋子龙11年的时间。
虽然当初因“乔厂长”一举成名,但在接受专访时,蒋子龙却坦承,对他来说,“乔厂长”是“不请自来,非常容易”的,而“郭存先”却代表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积累,两人的分量在他心中不可同日而语。
农民帝国 蒋子龙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当初走弯路,是想把这30年农民的命运、农村的得失参透了”
《农民帝国》是蒋子龙创作生活中花费时间最长、投入心血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作了诸多工业、社会题材著名作品的蒋子龙,在农村度过了他的童年,自认骨子里是个农民,却一直没有农民题材的作品问世。因此,这部积累多年的小说的出版,可谓完成了蒋子龙的一个夙愿。
记者:在小说的最后一页我们看到,这本书你早在1997年就开始动笔写,直到2008年7月才完成,前后经历了大约11年的时间,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主要的难点在哪?
蒋:对我来说,《农民帝国》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其中的感悟也很特殊。我是沧州人,1955年考中学考到天津上学,14岁之前都在农村。实话实说,在城市,在首都边上,在天津这样的直辖市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了,我到现在做梦,做城市的梦很少,做了也记不住。我对农村的情感很深,因此心里老有一个心愿,要踏踏实实地写一些自己心目中的农民,他们的甘苦,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经历。
但是一到动笔的时候却很困难,我当初走过弯路,老想把这30年农民的命运、农村的得失,自己能够理透了、参透了,写一组人物。但是写来写去就写不下去了,最长的时候写了两个月,突然卡住了,觉得摸不到那个东西。为了写这部书我看了很多哲学的书,想拿到一个看透生活的工具。直到今年过春节,我一个人跟老家的哥哥在一起团聚完,突然悟出一个道理,我写的是小说,写小说就是写故事,何必在思想上找?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写得就特别顺,甚至后来越写越刹不住了。一个作家很奇怪,写了大半生小说,仍然会“鬼打墙”,仍然会耽误自己。
记者:书名非常有意思,怎么理解“帝国”两字?
蒋:毛泽东说,中国什么问题最大?农民问题最大。不懂农民就不懂中国。农民的问题贯穿于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其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以及运作方式,无不是农民意志动向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因此,人们习惯性地称财大气粗的农民为“土皇上”。小说的主人公郭存先说:去掉“土”字就是皇上!他要创造一个“帝国”——这就是他的全部人生情结。而瞧不起农民的也正是他自己,就连整他的也是农民。在当今现实里,怀有郭存先式“农民情结”的又何止他一个人?甚至不光是农民,有些人西装革履,留洋回来,骨子里照样是农民,照样有帝国梦。所以,我把书名叫做《农民帝国》,还隐含着一种意思,嘲笑现在想称王称霸的太多了、想当土皇上的人太多了。
■曾经的农民企业家纷纷倒台,对我冲击非常大
《农民帝国》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郭存先的成长经历、人性蜕变及至最后毁灭为主线的,为了写好这个人物,蒋子龙研究过三届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的发家史,但为了避免“对号入座”引来麻烦,他极力模糊人物身上原型的影子。
记者: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