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国民党当局此番高调且郑重的纪念活动,在野的民进党批评国民党是在进行“造神运动”,并企图把台湾重新带回威权统治的时代。
对此,马英九反驳称,缅怀蒋经国的主旨,是学习他能跳脱自己的教育养成背景,“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宣战”的决心。马英九指出,蒋经国能在许多人的反对和劝阻下,解除戒严令、开放党禁与报禁、推动“国会”全面改选、开放两岸探亲往来,“每一样都是让台湾能达到今天自由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
他在多个场合以及纪念专文中,归结了蒋经国贡献给台湾的四大价值,分别为“亲民爱民”、“建立正派清廉政府”、“振兴经济”与“政治改革决心”;并以蒋经国时常轻装简从,下乡探访民情的习惯为例子,指此风气影响了台湾政治人物达两三代之久。
4月11日,蒋经国生前最倚重的幕僚之一、曾任“驻美代表”、“国民大会议长”、“监察院长”等要职的钱复,与英文《蒋经国传》的作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研究员陶涵(Jay Taylor),在台北进行了一场围绕蒋经国生平事业的纪念讲座。
陶涵认为,除了蒋经国个人的务实改革色彩,当年台湾处于“冷战”下西方阵营中的国际压力,以及政权高层外省籍政治人物“少数统治”的不平衡,加上国民党政权在理论上对“民主宪政”的承诺,都是促成台湾政治改革的条件。
“如果‘两蒋’父子再世,他们会为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如此繁荣,以及大陆重新复兴儒家传统感到非常欣慰。”陶涵说,“或许蒋介石会抱怨蒋经国开放政治之后的岛内骚动,但蒋经国已经证明了他的道路是正确的。”
钱复则回忆了蒋经国深恶痛绝政府官员与商人往来的心态,以及他极其享受和黎民百姓在一起相处、施政原则力求“以民为先”的往事。
两人都认为蒋经国打破了严肃且高深莫测的领导人形象,真正成为了人民当中的一分子。
在回答《财经》记者关于蒋经国晚年开放两岸决策的提问时,钱复表示,他同意外界关于“若蒋经国多活个三五年,两岸的事情会更好办,会不一样”的看法。
钱复说,蒋经国从头到尾都坚持“一个中国”的态度,未曾动摇过。“事实证明,两岸之间无法彼此切割。硬要切割,只会伤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