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作家,14岁才开始进学校读书,却用汉文写下了一部优美的诗篇;他是一个极其本色的草原牧民,从放牧牛羊到放牧“文字”,以一个普通牧民的身份书写自己高贵的人生历程;他是一个用生命撰写历史的歌者,袒露本心用文笔记录西藏“驮盐”这一即将消失的历史瞬间。他就是加央西热。他那部从酝酿到出版历时8年最终完成的作品《西藏最后的驮队》,去年10月荣获“正泰杯”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奖,今年1月又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荣誉纷至沓来,他却在生命的鼎盛时期悄然离世……
加央的名字,可译作“智慧文殊”,他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文学结缘。与他有生死之交的好友,北京出版社社长吴雨初见证了加央一生的创作历程。他说《开往北京的列车》是加央公开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从那之后,加央用他15岁才学习的汉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令不少来自内地的汉族作家都觉惊讶的文字。
加央在上世纪70年代有一次驮盐的经历,1994年,他得到一次跟随电影摄制组及驮盐队拍纪录片的机会,诗人的天性使他敏锐地意识到“驮盐”这种与藏北牧民曾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消失,他决心用文笔记录下这一即将消失的历史瞬间,他取得了只有土生土长的藏族作家才有可能获得的成功。对《西藏最后的驮队》的出版,以写西藏著称的作家马丽华以为“对读者而言,也许意味着你第一次听到来自藏北本土的声音。有了这一权威发言,你以往所见由我们这些‘他者’的相关描述均可被略过。”
加央喜欢自称老牧民,与他关系亲近的朋友也以“老牧民”的称呼慨然相赠。他小时候放过牧,自蹒跚学步起,至14岁读小学一年级止。以后的岁月里他历任当地的文化科长、文化局副局长、索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进入西藏作协长期担任常务副主席的职务。加央一直在变,变的只是他的身份,不变的却是他作为一个精神上的“草原牧民”特有的品质和情怀。他勤奋、朴实、真诚、热情。
《西藏最后的驮队》责编王德领对这样一些情景记忆犹新:前年非典时期,加央不顾重病去寺庙为他们祈祷,并且给他们寄去藏香,以表关切之意。他更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短时间内给王德领写去十几封情深意长的电子邮件,和他交流改稿的意见。跟加央共事多年的扎西达娃对加央的敬业精神赞赏不止。他是西藏作协主席,日常事务却基本上由加央一手操办。加央做事细致、耐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让他非常感动。
加央在《西藏最后的驮队(后记)》中写道:“驮盐,对我来说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驮盐在西藏历史上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和宗教意味的劳作方式,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向大自然索取的一次远征,对于加央来说却是精神意义上的一次远征,是加央为了见证和记录这一即将消失的历史瞬间和自己生命展开厮杀搏斗的一次远征,在到达终点的时候加央倒下了,却在另一种意义上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凯旋。
《西藏最后的驮队》的创作构思是加央在1996年因肝炎住院时形成的,他感到应该用文字把这段即将消失的文化记录下来。此后他分秒必争地展开了这本书的创作。去世前不久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期间(写《西藏最后的驮队》一书过程中),我已记不清住了几次医院,拉萨的医院我几乎全住过了,我还去北京看过病。我也曾经想过死,但一想到这本书还没有着落,我心里就着急,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写成这本书。”
加央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用生命撰写历史的歌者。他为自己生长的大地而歌唱。他写这部作品没有任何功利的算计,想的只是通过创作为生活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牧民提供一次“发言”的机会,使更多西藏之外的人们听到来自西藏内部的声音。对加央西热的离去,吴雨初写了一副挽联:从藏北草原来,淳朴牧人,步步艰辛驮运路;往岗仁波钦去,奇才作家,字字心血鲁迅奖。这是对加央一生的概括。加央走了,他的作品和精神长存。
相关链接:
加央西热,男,藏族。1957年出生于藏北牧区,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2004年10月30日病逝于拉萨。病逝前不久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西藏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要作品《西藏最后的驮队》荣获“正泰杯”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