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帆
加央给我写信时,喜欢自称老牧民。他也确实小时候放过牧,自盘跚学步起,至14岁读小学一年级止。加央牧羊牧牛的那个年代,距今有30余年之久,倘若他从没丢下过放羊鞭或投石器,倘若他从没写过《盐湖》那样的著名诗歌,倘若他不是现任西藏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他的老牧民的自谓,自然名副其实。但进而又想,加央常年勤谨牧役的可是文字,所以也不好说他不对。 加央的写作,以及他的幽默,总是动于情而出乎心,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这位15岁才开始学第一个汉字的藏北汉子,用汉字写《西藏最后的驮队》一书,花了8年时间。然而当我作换位思考的时候不禁自问,假设我15岁开始学第一个藏文字母,会不会也在加央这个年纪写一本30万字的藏文著作,而且写到这么好?有些人是天生写东西的,张爱玲是,王小波是,加央也是;不写就心里难受,不写就活不下去。 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西藏最后的驮队》,刚面世就好评如潮。最近两年写西藏的书越来越多,但因为它们多数是出自内地旅游者之手,多数是浮光掠影般的花哨文字,而且逐渐写成了大同小异的文字套路,这一本跟那一本差不多,叫人看不下去。加央的《西藏最后的驮队》,因其对藏北盐文化全景式的生动描述,作者以其本色的藏民身份及诗人气质所表达的西藏内核的原始声音,予读者以神秘却又清晰、广袤却又细腻的新鲜感觉,且藉此可以了解藏文化甚而长驱直入,所以它显得曲高和寡而且弥足珍贵。但叫人意外的是,这本书居然在书店里卖得挺好,出版社这么讲,加央自己也这么讲。加央对我说卖得不错的时候,马上加了一句“不好意思”,仿佛得了额外的名和利,又意外又得意,亦有点难为情。 《西藏最后的驮队》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藏北驮盐,主要讲作者作为向导和翻译,历时两年随中央台摄制组跟踪拍摄保吉村的驮盐队,前往边赞宗盐湖驮盐的全过程,其间穿插了作者本人小时候第一次去驮盐的难忘的经历和感受;第二部分是盐粮交换,写这个村子的牧人秋季带着从盐湖驮回来的盐,以及他们自己牧养的牛和羊,前往日喀则地区的查尔乡,或者拉萨地区的尼荣乡换取青稞和木棍;第三部分是保吉村的故事,写藏北牧民的日常生活,大到赛马会、本教葬礼、婚俗场面的描述,小到“央袋”、鞍具、牛粪的介绍,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中的驮队驮盐,是最为纯粹的藏北风情,亦最为令人惊心动魄。 就盐文化而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能没有一个地方比藏北(或称羌塘)来得更古老且更丰富。浙江人娶新妇时,门前置一只火盆,火盆里撒一把盐粒,盐粒在火中噼哩啪啦爆起来的时候,让新妇抬腿跨过去,这是浙江人的盐文化;湖南人到端午节的时候,吃盐蛋以清热解毒,增强腿力,故当地有“端午吃盐蛋,脚踩石头烂”这句民间俗语,这是湖南人的盐文化;读了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驮队》,我们才知道藏北牧人的盐文化,远非如此片语只言能讲清楚。 西藏和青海之间的盐湖,可能在全世界也是最多的。驮盐人不但有盐语而且有盐歌。最著名的一首盐歌是:“我从家乡出发的时候,我驮盐人比菩萨还美。当走过荒凉草滩地带,我驮盐人成黑色铁人。”这唱的是驮盐人于驮盐前后的强烈反差。藏北的荒无人烟,路途遥远,由找盐、扒盐、背盐、堆盐及至驱牛羊驮盐所遇到的种种艰辛和危险,只有驮盐人自己最清楚。一旦误入泥沼,就一个拉一个,甚至全驮队的人全拉在一起;倘若拉出来了,那是有惊无险;倘若拉不出来,就可能一个也活不成。 藏北男人千百年来的驮盐传统,不仅仅是火盆里撒盐那样讨个吉利,或者端午吃盐蛋那样为了清热解毒,而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古老而独特的重要生活内容。其原因一是藏民每日要喝搁盐的茶,青海人有一句谚语,“人没钱,鬼一般;茶没盐,水一般”,比青海人更嗜茶喜盐的藏北牧民,是一天也少不得盐巴的;二是藏北海拔很高,气候苦寒,农业收成很差,藏北人从盐湖里驮来盐,可以拿它到卫藏地区或阿里地区换粮食。后来是青藏公路的建成,再后来是西藏汽车运输业的发达,以致藏北的驮盐人越来越少;待加央西热替中央台摄制组找驮队时,已经是凤毛麟角一样少见了。由是之故,加央把他的书名,最终确定为《西藏最后的驮队》。而这个令人遐思的书名,正是全书浓重文学韵味的浓缩。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加央西热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一个“老牧民”的一本书——读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驮队》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