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庆皇帝骂贪官
|
名人轶事 杨光治 贪污是古今中外官场的痼疾,也是黎民百姓最憎恨的罪恶之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时代,皇帝可以任意掠夺,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是最大的贪污犯。然而一些皇帝为了增加国库(也就是皇帝自己)收入和为了缓纾民愤,因而积极打击贪污。当然,这也给黎民百姓带来一些好处。 在我国历史中,笔者印象最深的反贪皇帝有两位: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嘉庆帝爱觉罗·禺页琰。 朱元璋的反贪措施最严厉,规定凡赃银达到六十两以上的贪官就斩首并剥皮,还将其装填着野草的皮囊悬挂在官座旁边以作儆戒。 嘉庆帝的反贪成果最辉煌,抄特大贪犯和王申的家产,值银子八亿多两,他还写了一首骂贪官的诗: 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朕无分毫。 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胜膏。 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 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此诗是由翰林院侍讲染同书抄录,由曾任安徽、山西、贵州巡抚的邓华熙保存下来;近些年其后裔将它献给广州博物馆,很可信。 诗的开头两联斥责文武大官的生活极之奢侈腐化:房子极之豪华,与皇宫没有差别;喝吃的美酒,肥羹是万千百姓的膏血,充满了愤激之情,第三联也很有深度,指出贪官们的恶行不但让百姓痛苦不堪,连老天爷也感到痛苦;他们的欢乐是建筑在百姓的痛苦上,“牧”是管治百姓的意思,诗将百姓喻为牛羊,将官员喻为豺狼,最后一联形象地表现出贪官的凶狠,谴责他们“负尽皇恩”,抒发了对老百姓的同情。这并非冠冕堂皇的假话,史实表明,这个皇帝的生活相当俭朴,对芸芸众生的命运也比较关怀,曾减免过一些赋税,是希望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的。 封建制度是缺乏监督的人治制度,注定成为贪污腐化的温床,所以尽管朱元璋和嘉庆的反贪行动很坚决,但也无济于事。嘉庆不骂制度而只骂“满朝文武”,是可以理解的,身为皇帝的他不可能具有这种觉悟。骂“满朝文武”也扩大化了。那时并非满朝官员都这样坏。譬如嘉庆的老师朱王圭,官至大学士,逝世时却只有一张布被,几箱旧书,嘉庆曾赞他“不惟人好,品亦端方”。此诗写于1802年,即清算和王申三年之后。虽然和王申的下场极之可恶,但因积习已深,贪污的现象始终未能抑止,可能是因为又爆出一桩大案导致嘉庆“龙颜”大怒,才愤然挥笔。 这首诗的句子存在着一些纠葛。 中山大学教授邱捷发现,它中间两联与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中的主人公李梦龙所吟的诗句十分相似。李梦龙的句子是“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邱捷认为,嘉庆是日理万机的“天朝”国君,不会有时间去阅读朝鲜的文学作品,相反,当时朝鲜对清庭非常关注,估计是嘉庆的作品流传宫庭之外而被朝鲜作者因袭了。此说有理。 此诗的最后两联与大军阀吴佩孚的一首作品雷同。吴佩孚的主力被北伐军击败,逃往四川途经河南省邓县构林关时,应当地头面人物杨星如之请赋诗,其中有句云:“天泪落时人落泪,哭声高处歌声高,世人漫道民生苦,苦害生民是尔曹。”嘉庆死后54年吴佩孚才离开娘胎,嘉庆绝对不会当“文抄公”,而秀才出身的吴佩孚倒大有可能读过嘉庆之作。这是化用还是模仿?大可以见仁见智。至于吴佩孚所写的是真情还是假意,那是另一个问题,不在此议论。 由此可见,嘉庆这首诗曾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不但因为它是“御制”,更因为它确是写得相当好。嘉庆的父亲乾隆是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平生写诗五万多首,但有哪一首具有这样的感染力?嘉庆在这方面比乃父强得多了。 又,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满学学会会长阎崇年曾公布一首嘉庆的作品: 内外朝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 玉杯饮尽千人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平时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主题与上诗相同,词句却有差异,特录出以供读者参考。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嘉庆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嘉庆皇帝骂贪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嘉庆皇帝:从英明仁圣到一事无成(上) |
下一篇文章: 嘉庆皇帝背了历史上最大黑锅的皇帝 |
|
|
|